想食壽司但又懶得落街,打開手機程式,點完餐後只見App彈出一行字:「預計15分鐘內由無人機送達」——你會唔會即刻跳起嚟望吓天上,有冇一隻「會飛的速遞員」正朝你家方向飛來?
無人機送餐,聽落似科幻電影,其實近年已經悄悄成為現實。在全球多個地區,包括香港,都開始試行甚至落地運營。由最初嘅技術展示,到而家真實地攜帶炸雞、壽司甚至珍珠奶茶直送你門前,無人機外賣正成為新世代都市生活其中一部分。
所謂「無人機送餐」,是指利用電動無人飛行器(一般為四旋翼Drone)進行短距離點對點外送。一般步驟如下:
1. 顧客經外賣平台落單
2. 系統依照距離、自動導航技術選擇飛行路線
3. 餐廳預備好餐點後,由特定地點(如配送中心/頂樓平台)裝載至無人機底部掛載模組
4. 無人機升空,自動導航至指定收貨地點(可為屋苑平台、公園降落點等)
5. 到達後降落或低空懸停,顧客以取餐碼或手機認證方式領取外賣
整個過程幾乎無人操作,而且由於避開地面塞車,送遞時間遠短於傳統外賣騎手。
香港地少人多、樓宇密集,一般人以為無人機冇可能飛得暢順。但其實早喺2022年已有企業在測試無人機送遞方案,並逐步拓展至餐飲配送試驗。
部分推動方包括科技公司與物流平台合作,例如:
- 科技園合作試飛,於科學園上空進行短距離送遞
- 航拍企業與餐飲品牌聯乘測試(如將飲品由大樓頂層送至平台)
- 智慧城市計劃配合,於特定範圍內試驗居民自取方式
至2024年中,已有少量實驗項目正式向部分員工開放測試體驗,估計不久後會向指定市區居民提供預約式送餐選項。
目前全球無人機送餐發展最成熟的地區包括:
- 澳洲:Wing(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已於布里斯本等城市營運多年,支援咖啡、壽司等快速食品外送
- 美國:UPS與Zipline合作,已於部分州份開展醫療產品與食品配送
- 南韓:濟州島試行無人機於海岸送外賣便當及咖啡
- 中國內地:美團、順豐在深圳、上海等地推進城市空中物流網絡,包括低空食品配送
這些案例證明,只要基礎設施與法規配合,無人機送餐並非只存在於試驗室或科技展覽。
不少人關心,咁多科技係咪只係新鮮感?定真係實用?
避開地面交通,直飛目的地,即使繁忙時間都能準時送達,一般飛行距離內可控制於15分鐘以內。
無人機多為防震設計,專用掛籃防止湯汁溢出,整體震盪比電單車更穩定,食物完整度反而更高。
純電力操作,零排放、低噪音,比電單車更環保,亦適合推動「綠色城市」發展。
GPS導航+AI演算法,令投遞點準確至幾米範圍,不過仍需配合地面設施(如安全降落點)及使用者取件驗證。
- 無法處理大量或體積過大食物(如火鍋、家庭套餐)
- 陰雨天氣或強風時會暫停服務
- 須設降落點或預約提取點,並非直送門口
現階段,無人機送餐仍屬新興服務,尚未全面取代傳統外賣模式。不過,佢所帶嚟的改變正慢慢發酵中。
對於短距離送遞、小型輕食外賣、需要高速送達的情境來說,無人機絕對係理想新選擇。而且佢唔止改變咗食物點送,更喚醒大眾對城市物流、生活方式與科技融合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