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通脹、低利率環境逐漸逆轉的今日,定期存款再次成為不少港人資產配置中的重要一環。尤其是虛擬銀行近年積極搶佔市場,以高息吸客,令傳統銀行亦不得不應戰。到底虛擬銀行與傳統銀行在定期存款方面有何分別?哪一間的息率最吸引?本文將從利率、靈活性、安全性、使用體驗等多方面作出比較,助你作出最合適的選擇。
定期存款(Time Deposit)是指將資金存入銀行一段指定時間,期間不可提取,期滿後可獲得固定利息。由於風險低、回報穩定,一直深受保守型投資者歡迎。
- 利率固定,回報可預期
- 風險極低,受存款保障計劃保障
- 適合短中期資金停泊
- 流動性低,提前取款需罰息
- 回報較低,難以跑贏通脹(視乎利率)
虛擬銀行(Virtual Bank)自 2019 年起在香港陸續開業,至今已有八間獲金管局發牌。它們無實體分行,主要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提供服務,營運成本較低,因而能提供較高的存款利率吸引客戶。
最新虛擬銀行定存利率的定存利率普遍高於傳統銀行,尤其是 Fusion、Mox、WeLab 等,3 至 6 個月定存息率均超過 3.5%。
傳統銀行如滙豐、中銀、渣打等,擁有實體分行及悠久歷史,服務全面,信譽穩健。不過由於營運成本較高,定存利率相對保守。
最新傳統銀行定存利率(截至 2025 年 7 月):
傳統銀行的定存利率普遍低於虛擬銀行約 1 至 2 個百分點,尤其在短期存款方面差距更明顯。
項目虛擬銀行傳統銀行利率水平普遍較高,部分高達 3.6%較低,一般介乎 1% 至 2.3% 開戶方式全程手機操作,快速簡便需親身到分行或網上銀行操作 最低存款額 低至 HK$1 起存一般需 HK$10,000 或以上 提款方式 透過轉賬或指定 ATM 提款可親身提款、支票、ATM 等多元方式 服務範圍 以存款、貸款為主,功能較簡單提供全面理財、投資、保險等服務 安全保障 受金管局監管,納入存款保障計劃同樣受監管,信譽歷史較長 客戶支援 主要為線上客服可親身到分行處理
- 追求高息回報
- 熟悉手機操作,習慣網上理財
- 資金靈活,願意嘗試新型金融服務
- 不需依賴實體分行服務
- 重視品牌信譽與實體支援
- 有其他理財、投資、保險需求
- 資金較大,需多元化服務
- 年長或不熟悉手機操作者
1. 比較利率與條款 :不同銀行的利率差距可達 2%,應多作比較。
2. 留意優惠條件 :部分高息需使用邀請碼、限定金額或新資金。
3. 注意自動續期條款 :部分定存到期後會自動續期,利率可能大幅下降。
4. 分散風險 :可將資金分散於不同銀行或不同存期,提升靈活性。
5. 查閱存款保障 :所有虛擬銀行與傳統銀行均受香港存款保障計劃保障,最高保障額為港幣 80 萬元。
高息與穩健之間的抉擇
虛擬銀行與傳統銀行在定期存款上的差異,反映出金融科技與傳統金融的競爭與融合。若你追求高息、操作靈活,虛擬銀行無疑是吸引之選;若你重視品牌信譽、服務全面,傳統銀行仍具優勢。
最重要的是,選擇適合自己理財風格與風險承受能力的方案,才是最明智的資產配置策略。畢竟,理財從來不是單靠利率高低,而是整體規劃與風險管理的平衡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