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年齡劃分的平均儲蓄:你嘅儲蓄喺咩水平?
更新日期: 2025年7月28日
根據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2024年調查,港人每月平均儲蓄金額創下新高,達9,800港元,較去年上升約一成。不同年齡層因收入、家庭負擔及人生階段而有不同儲蓄模式,你有沒有思考過自己的儲蓄水平,在同齡人當中屬於甚麼位置?本文將深入探討不同年齡層的平均儲蓄額,助你了解自身財務狀況,評估儲蓄進度!

作者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

MoneyHero為存戶比較各大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及優惠
定期存款利率2025!哪間銀行港元定存利息高?
不同年齡層嘅平均儲蓄額
年齡層 |
每月平均儲蓄額 (港元) |
18-29歲 |
約6,014 |
30-39歲 |
約12,600 |
40-49歲 |
約9,800 |
50-59歲 |
約11,000 |
60歲或以上 |
約9,600 |
全港每月儲蓄金額中位數
2024年全港每月儲蓄金額中位數錄得7,500港元,較去年的6,000港元顯著上升,反映港人整體儲蓄能力持續增強。這項數據顯示,即使經濟前景存在不確定性,香港人的整體儲蓄意願和儲蓄能力都呈現上升的趨勢。
如何增加你的儲蓄戶口結餘?
想有效增加儲蓄戶口結餘,可以從以下幾個實用方法入手:
審視日常開支習慣
要增加儲蓄戶口結餘,第一步是認真檢視自己的日常開支。你可以透過查閱銀行月結單、信用卡賬單或使用記帳App,將每月開支分為「固定」及「變動」兩類,找出哪些開支屬於必要、哪些可以減省。定期檢討預算和消費模式,有助發現隱形開支黑洞,從而調整消費習慣,將節省下來的金額轉為儲蓄。
設定自動轉賬功能
讓儲蓄變得更輕鬆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銀行的自動轉賬功能。你可以設定在每月發薪日或其他固定日期,將一定金額從你的主要戶口自動轉移到儲蓄戶口。這種方式能確保定期儲蓄,無需每次手動操作,減少因遺忘或臨時改變主意而未能儲錢的情況,確保儲蓄變成習慣。即使是小額的定期轉賬,也能在不知不覺中積少成多。
善用高息儲蓄戶口
相較於一般活期存款,高息儲蓄戶口通常能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年利率,讓你的存款隨著時間產生更多利息收入。現時不少銀行提供不同類型的高息儲蓄戶口或分級利率,存款越多,享有的利息越高。你可以透過網上銀行或手機App輕鬆開立或升級高息戶口,靈活調配資金,讓儲蓄在保障流動性的同時獲得更佳增值機會。
儲蓄戶口 | 綜合戶口 | 往來戶口 | 定期存款 | 外幣戶口 |
儲蓄戶口(Saving Account)是一種銀行帳戶,主要用於存款、累積利息及日常財務管理。相比活期戶口,儲蓄戶口通常提供較高的利息,讓存款戶口內的資金隨時間增值。 |
綜合戶口(Integrated Account)是一種結合多種銀行服務於一身的帳戶,通常包括儲蓄戶口、活期戶口、投資帳戶、外幣戶口等功能,讓客戶透過同一個帳戶管理不同的金融需求。 |
往來戶口(Current Account)是一種主要用於日常交易的銀行帳戶,適合需要頻繁存款、提款及支付的個人或企業用戶。往來戶口通常不會提供利息,但提供支票簿及其他支付工具,方便處理大額交易或日常開支。 |
定期存款戶口(Time Deposit Account)是一種銀行存款產品,客戶將資金存入銀行一段固定時間,以換取較高的利息回報。定期存款的資金在存款期內通常不能隨意提取,否則可能會影響利息收益。 |
外幣戶口(Foreign Currency Account)是一種銀行帳戶,允許客戶持有及交易不同外幣,而無需將其轉換回港元。這類戶口適合需要外幣支付、投資或存款的個人和企業,並提供比一般港元戶口更靈活的外匯管理方式。 |
平均儲蓄面臨的風險和挑戰
香港人儲蓄意識強烈,平均每月儲蓄金額屢創新高。但在積極儲蓄的同時,亦需面對多方面的風險和挑戰:
通脹與生活成本上升
即使儲蓄金額增加,香港物價每年持續上升,特別是能源、交通、外出用膳等生活開支增幅明顯,蠶食儲蓄的實際購買力。長遠來看,單靠儲蓄難以應付未來醫療、教育及退休等重大開支,資金增值能力有限。
置業壓力巨大
過去 20 年香港樓價飆升幅度遠超收入增長。以 35-44 歲年齡組別為例,2004 至 2019 年間收入中位數僅上升 67%,但樓價平均卻上升了 391%。即使近年樓價有所回落,香港打工仔平均仍需「不吃不喝」工作 22 年才有能力購房,置業難度位居全球前列。
多重財務壓力
25歲至30歲後的年輕人除了面對置業難題,還需同時承擔供養子女和父母、個人進修、日常消費等多重開支,經濟壓力進一步加劇,令存款更加困難。
獲取更多精明理財貼士
立即訂閱,我們將發送與你最相關的財經文章以及其他實用方法到你的電郵,助你更有效管理財富。
關於作者

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