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金融學|香港投資者常犯的5大心理偏誤

更新日期: 2025年11月13日

有沒有試過,明明做足功課,但一入市就「追高殺低」,最後輸多贏少?你可能不是輸在分析,而是輸給了自己的心態。其實,我們的大腦天生就不是為投資而設計的,充滿了各種直覺陷阱。「行為金融學」這門學問,正是專門研究投資者為何會做出不理性決策。搞懂它,就像是為你的投資大腦裝上「防毒軟件」。MoneyHero會為你拆解5個最常見的投資心理偏誤,並提供超實用改善建議,助你建立更強大的投資心態。
Moneyhero Team

作者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

行為金融學|香港投資者常犯的5大心理偏誤

1. 從眾效應 (FOMO - Fear of Missing Out)

  • 這是什麼? 全名是「錯失恐懼症」,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人買我又買」。當你看到身邊的朋友、討論區的網友都在討論某隻爆升的科技股或加密貨幣,你會產生一種強烈的焦慮感,深怕自己錯過了「賺大錢」的機會,於是腦袋一熱就跟著衝進去。

  • 市場中的你:在2021年的科技股狂熱中高追入市?或者看到某隻熱門新股(IPO)抽籤氣氛熱烈,就不問基本面地「抽咗先算」?這些都是典型的從眾效應。結果往往是在市場最頂峰時接火棒。

  • 如何反制?

    • 預先寫下「如果…就…」規則:在投資前,白紙黑字寫下你的買入和賣出規則。例如:「如果這隻ETF的估值超過歷史平均兩個標準差,我就會分批賣出20%」。這能讓你在市場狂熱時,有紀律可依。

    • 建立「觀察名單」而非「即買名單」:當你對某個資產產生FOMO時,先不急著買,把它放進觀察名單,給自己一個星期的冷靜期,重新審視其基本面和你的投資邏輯。

  • 自我檢查問題:「我是因為它質素好而買,還是因為怕錯過而買?」

延伸閱讀:FOMO是甚麼?如何應對散戶投資心態 免毀掉股票回報

2. 損失趨避 (Loss Aversion)

  • 這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蝕錢的痛苦,遠大於賺同樣錢的快樂」。行為金融學家發現,虧損100元帶來的負面情緒,幾乎是賺到100元正面情緒的兩倍。

  • 市場中的你:你手上的投資組合中,是不是有些股票已經虧損了20%甚至50%,但你遲遲不肯賣出,心裡想著「等返家鄉先」?同時,另一隻賺了15%的優質股,你卻急著賣掉「食糊」,鎖定利潤。這種「長揸蟹貨,短炒雞糊」的行為,正是損失趨避在作祟。

  • 如何反制?

    • 設定止蝕位 (Stop-loss):在買入時就設定好一個你願意承受的最大虧損幅度,例如15%或20%。一旦觸及,就紀律性地執行賣出,避免小傷口變成致命傷。

    • 假如今天我沒有這隻蟹貨…:問自己一個問題:「假如我今天手持現金,我還會用現在的價格買入這隻正在虧損的股票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就應該考慮賣出。

    • 自我檢查問題:「我繼續持有它,是因為它前景變好,還是只因為我不想承認自己做錯決定?」

3. 確認性偏誤 (Confirmation Bias)

  • 這是什麼? 我們的大腦天生喜歡「聽好話」,會不自覺地去尋找和相信那些能印證我們既有觀點的資訊,而忽略或排斥那些與我們看法相反的證據。

  • 市場中的你:當你重倉買入一隻內房股後,你會開始瘋狂尋找所有關於樓市回暖、政策利好的新聞,而對那些關於債務違約、銷售疲弱的負面報導視而不見。社交媒體的演算法更會加劇這種偏誤,不斷推送你想看的內容。

  • 如何反制?

    • 主動尋找「魔鬼代言人」:強迫自己去閱讀和理解看淡該資產的分析報告或評論。嘗試站在反方的角度,為「不應該買入」尋找三個最有力的理由。

    • 建立決策清單:在做重大投資決定前,使用一份包含正反兩方考量的決策清單。例如:看好的理由、潛在的風險、最大的不利因素是什麼、如果情況變壞我該怎辦?

    • 自我檢查問題: 「我是在做客觀分析,還是在為我的決定找藉口?」

4. 近因偏誤 (Recency Bias)

  • 這是什麼? 我們的大腦對「最近」發生的事記憶特別深刻,並傾向於用近期的市場表現來預測未來,過度放大短期趨勢的重要性。

  • 市場中的你:經歷了連續兩年的熊市,你可能會覺得「股市永遠不會再好了」,於是清倉離場。相反,在經歷了一場大牛市後,你可能會覺得市場只會一直漲下去,於是將所有儲蓄All-in。這都是因為你被近期的市場氣氛所影響。

  • 如何反制?

    • 拉長時間維度:在看圖表時,不要只看最近三個月或一年,把時間拉長到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你會發現,牛熊交替是市場常態,短期的大升大跌在長河中不過是小浪花。

    • 堅持定期定額投資:這是對抗近因偏誤的最強武器。無論市場是升是跌,你都堅持每月投入固定金額,機械式地執行,讓你在市場低迷時自動買入更多「平貨」。

    • 自我檢查問題:「我的決定,是基於長遠的價值,還是基於上星期的市場情緒?」

5. 過度自信 (Overconfidence)

  • 這是什麼? 這是投資者,尤其是男性和新手投資者最常犯的錯誤——高估自己的知識和預測能力,低估市場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 市場中的你:在牛市中,你可能靠運氣選中幾隻倍升股,便開始覺得自己是「少年股神」,於是辭掉工作,加大槓桿,頻繁交易,試圖捕捉每一個短期波動。結果,當市場逆轉時,你可能會輸得最慘。

  • 如何反制?

    • 寫下投資日誌:記錄下你每次買賣的理由。一段時間後回顧,你會驚訝地發現,當初許多「信心滿滿」的預測其實錯得離譜。這能有效地為你的自信「降溫」。

    • 擁抱分散化:承認自己無法預測未來。與其重倉押注三兩隻「心水股」,不如建立一個包含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資產配置組合。開設一個[內部連結:股票戶口新手攻略]中介紹的戶口,可以輕鬆買賣全球ETF,實現真正的分散。

    • 自我檢查問題:「我賺錢是因為我的能力,還是純粹因為運氣好/市場好?」

投資戶口
MoneyHero獨家獎賞
MoneyHero獎賞價值
留存
佣金
富途證券
富途證券
HK$5,998
60日
0.08 %
長橋證券
長橋證券
HK$19,979
60日
HK$0 佣交易
Webull 證券
Webull 證券
HK$8,779
60日
-
致富證券
致富證券
HK$6,286
60日
港元 / 美元
HashKey Exchange
HashKey Exchange
HK$2,650
3日
0.29 %
盈透證券
盈透證券
-
-
0日
0.20% - 0.30%
OSL
OSL
HK$12,588
14日
HK$0
老虎證券
老虎證券
HK$500
毋須留存
無佣金及平台費

改善方法:「預先承諾」投資策略系統

了解偏誤只是第一步,要戰勝它們,你需要一個能讓你「自動駕駛」的系統。這就是「投資政策聲明」(Investment Policy Statement, IPS)。聽起來很專業,其實就是一份你為自己寫的投資「憲法」。

你的IPS骨架可以包括:

  • 投資目標:退休、置業、子女教育?目標金額是多少?

  • 資產配置:股、債、現金、或其他資產的目標比例是多少?

  • 風險界線:最大可承受的回撤是多少?什麼情況下必須止蝕?

  • 再平衡規則:每隔多久(例如每季或每年)或當資產偏離目標多遠時(例如±5%)進行再平衡?

  • 交易與費用規則:選用什麼平台?對投資費用的上限要求是多少?

一旦寫好,就把它貼在牆上。當你想情緒化交易時,先看看你的「憲法」。

在投資的戰場上,最大的敵人往往不是市場,而是鏡中的自己。行為金融學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清自己思維上的盲點。透過理解這些心理偏誤,並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投資系統和紀律,你就能在別人恐慌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真正地駕馭市場,而不是被市場駕馭。

準備好為你的投資大腦升級了嗎?立即於MoneyHero申請一個低成本的股票戶口,開始你的紀律化投資之旅。

常見問題 (FAQ)

    當股票正在虧損時,如何客觀地決定是否賣出?

    如何應對朋友群組或社交媒體帶來的從眾壓力?

    我應該何時調整我的投資政策聲明(IPS)?

    如何停止情緒化交易?

相關文章

獲取更多精明理財貼士

獲取更多精明理財貼士

立即訂閱,我們將發送與你最相關的財經文章以及其他實用方法到你的電郵,助你更有效管理財富。

關於作者

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