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投資工具分別|股票 VS ETF/基金 VS 加密貨幣如何選擇?

更新日期: 2025年8月25日

投資工具入門|股票、ETF/基金、加密貨幣有甚麼分別?不少人都想靠投資累積財富,但究竟有甚麼資產可供投資?每一種投資產品又有甚麼好處壞處?各自又適合哪些投資者呢?MoneyHero為大家分析最常見的三大投資工具:股票、ETF/基金以及加密貨幣的不同之處。
Moneyhero Team

作者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

有甚麼資產可供投資?

任何東西只要能夠升值或產生收益都是可投資的對象,由常見的股票,到較少聽到的手錶、紅酒,都具投資價值。而傳統金融界所定義的投資產品可分為股票、債券以及另類投資三大種類,房地產、加密貨幣、商品等都歸類為另類投資。每種資產有其特性,風險及回報也有所不同。

應選擇投資股票、基金/ETF、還是加密貨幣?

選擇投資股票或加密貨幣的首要條件,就是了解個別股票或加密貨幣的基本面,及後就是明白投資產品的潛在風險及投資者自己的風險接受能力,然後爭取最高的經風險調整回報(Risk-Adjusted Return),詳情可見下文。

不過,並非每位投資者也有足夠知識及經驗衡量個別股票/加密貨幣是否具投資價值,對於該類新手,不妨考慮選擇主動式管理的基金或大多為被動式管理的ETF。無論如何,投資的第一步就是要先開立一個劵商/加密貨幣交易所戶口,現時經MoneyHero開戶並完成留存任務,可先賺取開戶優惠。

比較香港熱門投資戶口

比較香港熱門投資戶口

無論你想開股票戶口/投資戶口,定係證券戶口,MoneyHero幫你比較股票開戶收費,助你找出最佳證券行推薦。

投資工具-股票-ETF-基金-加密貨幣

甚麼是股票投資?

股票是一家公司的股權,投資股票等同持有一家公司的一部份股份。股票有兩大回報來源:資產升值及派息。當一家公司持續盈利時,公司的價值便會上升,股價亦會同樣上升;同時,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可定期分派股息,亦可以分發紅股的方式回饋股東。

投資股票的潛在風險和回報

每家公司的經營狀況會隨宏觀形勢、公司內部執行能力而有所波動,如美國標普500指數過去10年的最大回撤(Maximum Drawdown)便達33.9%。或許會有人質疑,既然投資股票需承受如此波幅,為何不只敍造定期存款,有驚無險地賺取2至4%的年化收益率?這是因為股票有更高的潛在回報,標普500指數過去十年的年度平均回報便達11.3%,因此只要投資者能承受股票的潛在風險,便能在過去10年每年賺取11.3%的回報。

投資美股和港股有何分別?

美股和港股是港人最常投資的兩大股市,前者是全球最大規模的股市,很多知名的跨國企業也在美國上市,後者則有「主場之利」,很多香港本地企業或中國企業也會選擇在香港上市。

在券商開放美股投資前,大部份投資者主要也是投資於港股。佔港股成交較大股份多數為內地大型國企和民企,包括騰訊(00700)、阿里巴巴(09988)、美團(03690);近年在中美政治關係緊張下,加上香港作為中國企業走出海外的跳板,不少內地獨角獸、已在內地上市的巨企或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也選擇在香港上市/掛牌,例如2025年IPO集資王寧德時代(03750)、蜜雪集團(02097)等。

另一方面,美股是全球最大股市,自然也大受投資者歡迎。如果說港股市場主要是中國及香港企業,美股更多是「世界性」的企業,由每天令你機不離手的Facebook(META)、Google(GOOGL),到平時也會光顧的麥當勞(MCD)、可口可樂(KO),也是美國上市公司。

投資工具-股票-ETF-基金-加密貨幣

甚麼是基金?

基金本質上不是一種資產,更貼切的說法是集腋成裘,由基金經理按投資章程買入一籃子資產(可以是純單一資產或混合資產)。

以基金投資一籃子資產有兩大好處,第一是降低入場門檻,因為分別買入一籃子資產所需要的本金不少,但基金的最低買入單位是將資產淨值(NAV)或市值除以一定份數,令入場門檻降低至數百甚至數十元,適合零售投資者

基金投資的另一好處是分散投資,假如投資者買入單一資產(以股票為例),當出現任何非系統性風險(Non-systematic risk)時,如公司業績突然轉差,甚至倒閉,股價出現腰斬的情況並不少見。但有研究發現,當分散買入一籃子(25隻或以上)的股票,便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上述提及的非系統性風險。

基金 VS ETF

ETF全名為交易所買賣基金(Exchange-traded Fund),其實也是基金的一種,但和傳統投資者口中的「基金」(互惠基金)不同,ETF能夠在交易所掛牌,每隻ETF也會有股票代碼,因此投資者能夠像股票般交易這些基金。

另外,ETF也是被動式投資的代名詞,目前大部份ETF也是被動地追蹤指數。由於不涉及任何主觀投資決策,因此ETF的交易成本會較低,每年管理費一般低於0.5%,相反傳統基金的每年管理費隨時高達1%。

ETF類型

股票ETF可分為市值型ETF、因子型ETF以及主題ETF:

市值型ETF:ETF背後所追蹤的是市值型指數,通常會買入某地區市值最大的多隻股票。

例子:Vanguard S&P 500 ETF(VOO)、盈富基金(2800)

因子型ETF:ETF所追蹤的是因子指數,所謂的因子是指帶動股價上升的因素,在學術上,常見的因子包括價值、增長、質素、高股息、股價動能等。

例子:Vanguard Growth Index Fund ETF(VUG)、富邦恒生滬深港(特選企業)高股息率指數ETF(3190)

主題ETF:ETF所追蹤的是主題性指數,ETF發行商會按市場當炒的概念而發行相應的ETF,例如電動車ETF、AI ETF等。

例如:Global X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Technology ETF(AIQ)、GX中國電車(2845)

投資工具-股票-ETF-基金-加密貨幣

甚麼是加密貨幣?

加密貨幣是以區塊鏈技術發行的代幣,若論資產屬性而言,加密貨幣是介乎貨幣與股票兩者之間。加密貨幣本質上與國家發行的法幣有兩個不同之處,第一是任何人也可以發行加密貨幣,但並非每一隻加密貨幣的價值都被市場認可,其次是法幣背後有實質資產(黃金、白銀等貴金屬)或國家信用所支撐,但部份加密貨幣背後沒有任何資產支撐其價值,例如比特幣的價值便是建基於其稀缺性,只有2100萬枚的總發行量,令比特幣有「數位黃金」之名。

如以股票作比較,投資者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等同持有該公司擁有權的一部份。反觀加密貨幣,除非在項目白皮書中有特別指明,否則持有某項目的加密貨幣,並非等同持有該項目擁有權,加密貨幣持有人只享有在白皮書中羅列的權利,如項目分紅權和投票權等。

投資加密貨幣的潛在回報與風險

價格波動是衡量風險的指標,而加密貨幣的波動性便遠比股票高。全球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在過去10年的最大回撤為77.41%,但同期年均回報率則達83.9%,遠比股票為高;作為加密貨幣「二哥」的以太幣在過去10年的最大回撤為81.5%,但同期年均回報率則達60.9%。

相關文章

獲取更多精明理財貼士

獲取更多精明理財貼士

立即訂閱,我們將發送與你最相關的財經文章以及其他實用方法到你的電郵,助你更有效管理財富。

關於作者

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