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計算儲蓄戶口利息?
更新日期: 2025年7月16日
如果手頭上有閒置資金,不少人都會將錢放在銀行,保持資金靈活性之餘又可以順便收息,也就是所謂的「錢滾錢」。但其實不同戶口有不同計息方法,同樣是10萬港元存款,2年後的差距更有可能等於一部iPhone的價錢!究竟儲蓄戶口的利息是如何計算的?怎樣才可以賺取高息回報?MoneyHero以下為你逐一講解!

儲蓄戶口利息計算公式
計算利息的最直接公式就是本金 × 利率 × 時間。
例如你在銀行開立了一個定期存款戶口,存入10萬港元,年利率4厘,期限為一年。那麼到期日當天你便可以連本帶利賺取HK$14,000元,當中$4,000就是利息回報(100,000 x 0.04 x 1 = 4,000)。
但用同一個例子,存入10萬港元,但該存款戶口的年利率只有0.25%,期限同樣為一年。那麼一年後你便只能獲得HK$250利息回報(100,000 x 0.0025 x 1 = 250)。
由此可見,一個年利率高的儲蓄戶口可以為你帶來一筆可觀的被動回報。但要留意,高息定存與普通銀行存款戶口不同,定存設有資金鎖定期,因此該筆資金必須為閒置資金,未來一段日子也不會動用。如果你只是要儲一筆可隨時使用的流動資金的話,便不需要太在意利息回報。
如有興趣了解最新各大銀行港元定存優惠及利息,請按此查看。
複利公式:如何讓儲蓄「滾雪球」?
上述例子只能粗略計算你的儲蓄戶口能幫你賺取的回報。但視乎你存於資金的年期,你也需要考慮到複利效果(compounding effect)對你累積財富的威力。
複利的計算方式較為複雜:P(1+r/n)^(nt),簡單來說,就是你在儲蓄戶口所賺取的利息,也會隨時間產生額外利息,這個過程便稱之為複利。因此你的總回報會比使用簡單利息公式計算的更高。
舉例,如果你的戶口已賺取一筆利息回報,而你不將利息取出,而是繼續將這筆利息存放在戶口(再投資)的話,它便會加入到本金;本金變多,利息也自然更多。如果再搭配定期定額存款/投資,並能將複利效果發揮到最大。
如果我儲$10萬元 能賺到多少利息?
假設你將 HK$100,000存入一個年利率4%的高息定期戶口,存放 5 年,如果用單利和複利去計算回報的話,兩者有什麼分別呢?
先說單利息,如果你每年都將利息回報取出,過程中亦不加入任何的新資金,那麼5年後你便能獲得HK$20,000的利息回報(100,000 x 0.04 x 5 = 20,000)。
但如果是以複利息計算,亦即你將每年的利息回報繼續存放在賬戶中,不作任何操作,那麼5年後你便能獲得HK$22,140的利息回報。雖然同樣在過程中並沒有加入新資金,但利息回報就多了HK$2,000元。如果在5年期間你每月也穩定供款的話,複利效果便能發揮得更大。
要計算 12 個月內的每月複利息,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A = P(1 + r/n)^(nt)
-
A = 最終金額
-
P = 本金(初始存款)
-
r = 年利率(小數表示)
-
n = 每年複利次數
-
t = 時間(年)
你不需要$10萬存款也可以享受複利效應
但其實即使是投資新手,如果想享受複利效應的成果,也不需要存放$10萬元作為起點,而秘訣就在於定期定額存款/投資。複利的威力在於時間的累積,而非初始金額的大小。只要能夠堅持長期、規律地投入資金,即使是小額存款也能在複利的作用下逐漸壯大。
例如你從$0開始,但每月定期存錢,假設你每月能存HK$2,000元,並將這些資金存入一個年利率4%的儲蓄戶口。5年過後,你一共存入了HK$120,000元,而利息回報則有HK$12,329元;如果你能堅持存款10年,你的總存款將達到HK$240,000元,而在複利的加持下,賬戶餘額會增長至約HK$297,243元,利息收益接近HK$57,243元。此外,隨着收入的增長,你在這10年間增加每月存款的金額,能疊加的財富便加多。
如何在儲蓄帳戶中獲得更多利息
由以上例子可見,複利效應絕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即使你現在存款不多,只要掌握「定期定額」和「長期堅持」這兩大原則,一樣能享受到複利帶來的財富增長。如果你想賺取更多利息,記得要選擇一個高息的定期或活期存款戶口,並持續為戶口存入額外資金,加速複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