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超速是交通違規常見行為之一。 超速不僅會導致罰款及扣分,更可能影響駕駛執照資格及汽車保險費用。Moneyhero將介紹香港的違例駕駛記分制度,列出全港30個影快相熱點,並告訴你超速如何影響車保費用!
updated: Jun 18, 2025
内容大綱
香港自1984年起實施違例駕駛記分制度,旨在規範駕駛行為,減少交通事故。根據《道路交通條例》,任何被法庭裁定違反交通規定的司機,或需繳付定額罰款的違規行為,均會被記錄扣分。超速是其中最常見的扣分項目之一,尤其當超速超過15公里/小時,扣分及罰款將隨之而來。
超速的扣分及罰款根據超速程度分為四個等級:
超速循圍 |
定額罰款 |
違例駕駛記分 |
比速度限制高出每小時 15公里或以下 |
$320 |
0 |
比速度限制高出逾每小時 15公里但不多於每小時 30公里 |
$450 |
3 |
比速度限制高出逾每小時 30公里但不多於每小時 45公里 |
$600 |
5 |
比速度限制高出逾每小時 45公里 |
$1,000 |
10 |
比速度限制高出逾每小時 45公里,亦須取消駕駛資格至少6個月及強制完成駕駛改進課程。提提大家,根據2025財政預算案,不少交通違例罰款可能會上升,其中超速駕駛罰款亦可能會再上調50%,各位司機緊記切勿超速駕駛!
除了超速,香港司機還有其他常犯的扣分違規行為,了解這些違規事項有助你避免不必要的扣分,並保持安全駕駛習慣。
超速是香港最常見的交通違規,遠超其他違規項目,警方對此高度重視。警方使用雷射槍、自動測速攝影機(影快相)及雷達測速儀執法,嚴格監控道路上的車速。
車速寬減傳聞
坊間流傳警方內部文件指,超速測量時的車速寬減由原本的3公里增至5公里。例如,在限速50公里/小時的道路上以66公里/小時行駛,扣減5公里後記錄為61公里/小時(超速11公里),僅罰款$320且不扣分。然而,警方發言人表示此為內部執法資訊,未有公開確認,文件真偽存疑。因此,司機仍應嚴格遵守速度限制,避免依賴未經證實的寬減政策。
衝紅燈或不遵守交通燈號指示是另一常見違規。此行為不僅危險,還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違反或不遵從交通標誌(如「禁止左轉」或「停車」標誌)是兩項不同違規,均會導致扣分或罰款。
Cut雙白線(違反雙白線規定)是香港司機常見的違規行為,尤其在塞車或行錯路時。
駕駛時手持使用手機(如發訊息、瀏覽網頁)是另一常見違規事項。僅用手指按鍵接聽或撥打電話不違規,但將手機夾於頭與肩膀間,或手持任何手機附件均屬違規。
違規事項 |
扣分 |
罰則或後果 |
在意外發生後沒有提供詳情 |
3 |
定額罰款(視情況而定),可能需出庭 |
沒有報告意外 |
3 |
定額罰款(視情況而定),可能需出庭 |
沒有服從警務人員或交通督導員的指示 |
3 |
定額罰款$450,嚴重者可能被控 |
橫過雙白線 |
3 |
定額罰款$450,嚴重者可能被控不小心駕駛 |
沒有讓斑馬線上的行人先行 |
3 |
定額罰款$450 |
沒有為學校交通安全隊員而停車 |
3 |
定額罰款$450 |
橫過連續雙線 |
3 |
定額罰款$450 |
以比速度限制高出逾每小時15公里的速度駕駛 |
3 |
定額罰款$450 |
在意外發生後沒有停車 |
5 |
定額罰款(視情況而定),可能被控不小心駕駛 |
不小心駕駛 |
5 |
首次定罪最高監禁3個月及罰款$5,000,再犯加重 |
沒有遵從交通燈的指示 |
5 |
定額罰款$600,首次定罪最高監禁3個月及罰款$5,000 |
以比速度限制高出逾每小時30公里的速度駕駛 |
5 |
定額罰款$600 |
危險駕駛引致死亡 |
10 |
首次定罪最高監禁7年及罰款$25,000,取消駕駛資格至少2年 |
危險駕駛引致身體受嚴重傷害 |
10 |
首次定罪最高監禁7年及罰款$25,000,取消駕駛資格至少2年 |
危險駕駛 |
10 |
首次定罪最高監禁7年及罰款$25,000,取消駕駛資格至少6個月 |
在酒類的影響下駕駛、企圖駕駛或掌管汽車 |
10 |
首次定罪最高監禁7年及罰款$25,000,取消駕駛資格至少6個月 |
無合理辯解而沒有提供呼氣樣本以作呼氣分析 |
10 |
首次定罪最高監禁7年及罰款$25,000,取消駕駛資格 |
無合理辯解而沒有提供血液或尿液樣本以作化驗,或無合理辯解而沒有同意化驗血液樣本 |
10 |
首次定罪最高監禁7年及罰款$25,000,取消駕駛資格 |
在指明毒品的影響下駕駛、企圖駕駛或掌管汽車 |
10 |
首次定罪最高監禁7年及罰款$25,000,取消駕駛資格 |
在血液或尿液含有任何濃度的指明毒品時駕駛、企圖駕駛或掌管汽車 |
10 |
首次定罪最高監禁7年及罰款$25,000,取消駕駛資格 |
無合理辯解而沒有接受損害測試,或無合理辯解而沒有提供口腔液樣本 |
10 |
首次定罪最高監禁7年及罰款$25,000,取消駕駛資格 |
以比速度限制高出逾每小時45公里的速度駕駛 |
10 |
定額罰款$1,000,可能被法庭傳召,取消駕駛資格至少6個月 |
在道路上駕駛汽車進行競賽或速度試驗 |
10 |
首次定罪最高監禁7年及罰款$25,000,取消駕駛資格至少6個月 |
香港的違例駕駛記分制度運作方式如下:
司機因交通違例(如超速、闖紅燈等)會被扣分,扣分上限為15分,並以兩年內的累積計算。根據違例行為的嚴重性,每次扣分為2至10分不等。當累積扣分達到特定分數時,司機將面臨不同後果:
扣滿 8 分
運輸署會發出「違例駕駛記分通知書」,列明司機在兩年內的扣分紀錄,提醒司機注意駕駛行為,以免進一步扣分。
扣滿 10 分
運輸署會發出「強制修習駕駛改進課程通知書」。司機須在通知書發出後3個月內自費完成駕駛改進課程,否則可能面臨更嚴重後果,如執照被暫停。
扣滿 15 分
法庭可取消司機持有或領取駕駛執照的資格。
在取消資格期間,司機不得駕駛任何車輛。
扣分紀錄以違例日期計算,兩年後扣分會自動清零,但若在此期間累積達15分,停牌處罰仍會生效。
試用駕駛執照(P牌)司機的扣分門檻更低,累積3至5分可能延長試用期,10分或以上或多次違規可導致P牌被吊銷。
為避免扣分影響駕駛資格及車保費用,建議司機遵守交通規則,特別留意超速、違反交通燈號等常見違規行為。
如需進一步了解扣分詳情,可參考運輸署官方網站。
對於持有試用駕駛執照(P牌)的司機,扣分後果更為嚴重。若累積3至5分或違反P牌限制(如未有展示P牌、時速超過70公里/小時、在高速公路快線行駛或電單車載客),將被視為「輕微違規」,試用期將延長6個月。若累積10分或犯下兩次以上輕微違規,則屬「嚴重違規」,法庭可能即時吊銷P牌執照。
為避免扣分,P牌司機應格外注意駕駛行為,熟悉香港的交通規則,並定期檢查車輛狀況,以確保安全駕駛。
香港的自動測速攝影機(影快相)分佈於全港各區,特別集中在交通繁忙或事故頻發的地點。以下是部分常見的影快相熱點,助你提高警覺:
薄扶林道(近香港大學)
黃竹坑道(近海洋公園)
堅尼地道(近金鐘)
香港仔隧道(南行)
赤柱村道(近赤柱廣場)
大潭道(近紅山半島)
柴灣道(近筲箕灣)
北角寶馬山道(近天后)
公主道(近九龍塘)
窩打老道(近油麻地)
彌敦道(近尖沙咀)
九龍城道(近啟德)
觀塘繞道(近鯉魚門道)
太子道西(近旺角)
荔枝角道(近美孚)
界限街(近九龍城)
屯門公路(近青龍頭)
西貢公路(近清水灣)
大埔公路(近沙田,靠近錦濤苑)
元朗公路(近天水圍)
北區青山公路(近上水)
粉嶺公路(近粉嶺中心)
吐露港公路(近大埔滘)
將軍澳寶順路(近調景嶺)
將軍澳道(近寶琳)
北朗公路(近小灝灣車廠,雙向)
沙田路(近城門隧道)
荃錦公路(近青衣)
新田公路(近落馬洲)
清水灣道(近鄭植之中學,往香港科技大學方向)
建議司機在上述路段保持法定車速,並使用導航應用程式(如Google Maps或Waze)獲取實時交通提示,避免被影快相。
超速記錄不僅影響駕駛執照,還可能導致車保費用上升。保險公司在評估保費時,會特別關注司機的違規記錄,尤其是與危險駕駛相關的行為,如超速。根據業界慣例,若司機在過去兩年內有超速扣分紀錄(特別是超速15公里/小時以上),保險公司在續保或新投保時可能會提高保費,以反映更高的風險。
保險公司的邏輯是,超速等危險駕駛行為增加交通事故的風險,從而提高理賠的可能性。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違規行為,可能導致保費上升:
超速超過15公里/小時
不小心駕駛(如未有合理顧及其他道路使用者)
危險駕駛(如高速超車或急轉彎)
即使你符合無索償折扣(No Claims Discount, NCD)的資格,若有多次超速記錄,保險公司仍可能提高保費或報價。 因此,保持良好駕駛紀錄是降低保費的關鍵。
遵守交通規則:避免超速及其他違規行為,保持零扣分紀錄。
定期比較保險報價:不同保險公司的報價差異可能很大,建議每年續保前比較市場上的計劃。
選擇適合的保險計劃:根據你的駕駛習慣和車輛類型,選擇三保或全保計劃。
申請無索償折扣:若連續數年無索償,可獲保費折扣。
透過Moneyhero,你可以輕鬆比較不同保險公司的車保報價,找到最適合你預算及需求的汽車保險計劃,立即節省保費!
1. 超速多少會被扣分?
超速15公里/小時或以上會被扣分,具體分數視超速程度而定(3至10分)。若超速少於15公里/小時,則罰款320港元,但無扣分。
2. P牌司機超速會有什麼後果?
P牌司機若超速或違反其他P牌限制,可能延長試用期6個月,嚴重者(如扣10分)可能被吊銷執照。
3. 影快相如何運作?
影快相會自動記錄超速車輛的車牌及速度,違規者將收到罰款通知書。若被法庭傳召,需出庭應訊。
4. 超速記錄會否影響車保索償?
若事故由超速引起,保險公司可能拒絕索償,特別是若超速被視為「過分危險」。建議詳細閱讀保單條款,確保了解保障範圍。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參考,個別保險計劃的保障範圍、賠償方式及保費等,均以保單條款為準。我們對資訊的準確性及適時性不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