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知道除淨日與收息有關係,只有在除淨日前買入股票才有股息收,且除淨過後股價一般都會跌,不少股民都會趁機「炒除淨」,希望賺息又賺價。但具體操作如何?除淨日應該買入定賣出?截止過戶日期又是甚麼?滙豐在除淨日過後不派股息又是怎麼一回事?即睇MoneyHero教你何謂「炒除淨」。
updated: Jun 09, 2025
目錄
除淨日與股票派息相關,上市公司每次派息前,都需要確認哪些股東有資格收股息,除淨日的意思就是「除去權益」,所以在這一日或之後才買入的股東就沒有收息的權益。
所以要留意,如果投資者在除淨日當日才買入股票,是會收不到當期股息,一定要在除淨日的前一日或之前買入。
每間上市公司的除淨日都不同,以港鐵公司 (00066) 為例,其除淨日是2024年5月24日,即是說,股民要在2025年5月23日或之前買入滙豐控股,並持有至2024年5月24日,才有股息收。各上市公司的除淨日資訊可在市面上的股票Apps查詢。
港股交收制度採用的是 T+2 制度。意思是,股票成交當天(T日)後的第二個交易日(即T+2日)才正式完成資金與股票的交收,即交易日(T日)與實際結算日相隔兩個工作天。
舉個例子:如果你在星期一(T日)買入股票,真正完成交收的日子是星期三(T+2日);若交易日是星期四,交收會延至下星期一(如果遇公眾假期再順延)。
延伸閱讀:新手入門:股市中的3大止蝕/止賺沽貨技巧
如果你打算透過股息賺取被動收入,那麼了解除淨日的時間點就變得相當重要。由於港股實行 T+2交收制度,你必須在除淨日前兩個交易日(T-2)前完成買入,才能在除淨日當天正式成為股東,並有資格領取該次股息。
例如,港燈(02638.HK)宣布除淨日為6月15日(週五),投資者最遲須於6月13日(週三)收市前買入並持有,即使6月14日(週四)立即賣出,仍符合派息資格。
這項規定同樣適用於恒生銀行、匯豐控股、港燈等知名藍籌股的派息安排。投資者務必留意各公司2025年公布的除淨日期,並提前規劃買入時機,避免錯失股息收益的機會。
與收股息相關的除了除淨日外,還有過戶日,指的是「截止過戶日期」,即停止辦理過戶手續的日子,在這天後不在股東名冊上的人將不獲派股息。由於香港股市行「T+2」交收制度(即交易日後的第二個工作天結算),所以截止過戶日期會是除淨日的後兩個工作天,如港鐵公司的除淨日是2025年5月24日,截止過戶日期便是2025年5月28至31日,股民只要在除淨日之前買入股票,就可以有息收。
除此之外還有派送日,即派息日,是真正收到股息的日子,如港鐵公司在2025年5月24日除淨,股東要到2025年7月16日才有股息收,一般派送日會在除淨日後的一個月內,但有時會長至兩、三個月。
延伸閱讀:【投資入門方法】新手投資理財前必睇教學
延伸閱讀:股市回顧︰探討股票市場趨勢
註:上述資料截至2025年3月28日收市
理論上,任何股票在除淨日的股價都會下跌,理由是在除淨日那天買入股票的人是收不到股息的。因此,理論上,除淨日股價下跌的幅度也應該與所派發的股息相等。
如果股價在除淨日下跌的幅度小於所派發的股息,這意味著這隻股在當日股價上升。如果股價不跌反升,那意味著當日這隻股的股價升幅超越股息。當然,如果股價在除淨日的跌幅大過股息,那也意味著當日這隻股的股價正處於下跌狀態。
市場上,總是有些人認為在除淨日前幾天買入股票,很快就可以收到股息,而不必等一年、半年或三個月。因此,有時的確會出現「炒除淨」的現象(特別是收息股和高息股),也就是說,股價在除淨日前數天升起,升幅跑贏大市。
不過,在除淨日之前沽掉,才是真正的「炒除淨」。相反的,如果在別人「炒除淨」、股價上升時買入,並持有至除淨日,以為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就收到股息,那可能得不償失。因為理論上股價會在除淨日下跌,而且跌幅應該與股息相同,也就是說,除淨日之前買入股票收息,往往會賺息蝕價。
但是,歷史資料顯示,除淨日股價下跌之後的一段日子後,股價又會逐漸復甦,除非所派發的是巨額的特別股息,股價就較難在短時間內復甦。因此,數年前港鐵公司 (00066) 派發特別股息時,刻意分開數次派發,目的就是不希望在除淨時大幅度影響股價。
因此,若想投機「炒除淨」,就必須在除淨日之前套利,而不是持有至除淨日。同樣的道理,真正想買股收息的人,更應該在除淨日那一天或之後買入,不要在出現「炒除淨」的時候高價追入。
如果想長期收息,則完全不必理會「炒除淨」,也不必理會除淨日。反正理論上除淨日雖然股價會下跌,但是歷史數據告訴我們,只要持之有恆,股價往往在除淨之後又會慢慢復甦。
一般上,我們談論恒生指數升跌、股價升跌時,很少將股息收入計算進去,這也就是說,正常股息派發對股價的影響是短暫的。
理論上,在除淨日的前一天仍然持某隻股票,就可以分派到股息,但這種「承諾」實際上並沒有法律保障。在2020年4月轟動香港的一件事就是滙豐控股 (00005) 在除淨日之後宣佈取消派發2019年第4期股息21美仙,使到香港大量打算以滙控股息養老的人大失預算。有人組織起來想控告滙控,最後也不了了之,因為知道官司無勝算,白花訴訟費。
不過,滙控的確是一個很特殊的例子,一般上不會發生。而且,也不是滙控主動想取消股息,滙控手上是有足夠的現金派發股息,只不過英國政府下令所有在英國註冊的銀行今年都必須停止派息,多保留現金借給因疫情而陷入困境的中小企業,這是非常事件,無可奈何,我們也不必過於誇大事件的影響。
不過,大家今後要注意,買股收息養老也千萬不要孤注一擲,將所有錢用來買一隻「高息股」,這是危險的。大家要好好吸取滙豐控股的教訓,買股收息也應該盡可能分散投資,有些較高息,有些較低息,而不是全部用來買高息股。要知道,高息股往往不是因為企業賺大錢而派高息,而是股價大幅下跌造成股息率上升。
「炒除淨」純粹是一種心理作用,理論上不該出現。不過,市場的的確確經常出現這種現象,既然如此,「炒除淨」一定得留意風險,在除淨日之前完成炒作,沽貨套利。如果發現「炒除淨」期間股價升幅甚至大過股息,除非當時整體股市處於狂升之勢,否則就一定是炒過頭了,要小心。
延伸閱讀:【定期存款】港元定期存款利率及優惠比較
在香港投資股票,一大好處就是股息收入免稅。只要你是香港居民或香港公司股東,從港股獲得的股息皆不用繳稅,對本地投資者而言有非常大的誘因。
但這福利並非人人有份,如果你是內地居民,則須注意稅務差異。根據內地法規,內地個人股東收到港股派息時,需繳納20%個人所得稅。不過若你持股超過一年,則可享有免稅優待,所以內地股民若想節稅,就盡量放長線投資,持股超過一年。至於內地企業股東,則須根據企業所得稅標準計算應納稅額。幸好,香港與內地有稅收協定,多數情況只需補繳差額稅款。
如果是來自其他國家的海外投資者,是否需繳納股息稅則要依照當地的稅務政策而定。股息雖甜,稅務風險也不能忽視,入市前了解當地與香港之間的稅務安排也是相當重要的。
除淨日當天賣出股票有息收嗎?
若投資者在除淨日當日才賣出股票,仍可收到利息。
如何查詢股票除淨日?
投資者可到財經資訊網站,輸入股票編號後尋找派息相關活動,就可看到公司的除淨日和派息資料。
撰文:曾淵滄、MoneyHero團隊
曾淵滄為香港資深財經分析員,曾出版多本財經書籍,發明「曾氏通道」用以分析恒生指數走勢,亦是中原城市指數創始人之一,曾任香港城市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和管理科學副教授。
延伸閱讀:【曾淵滄教室】股票短炒長揸投資心得
MoneyHero或本網站關於證券、投資、稅務,會計或法律意見的內容,都不會構成任何買賣投資要約、招攬、建議或意見,亦不涉及任何公司、證券或基金的產品代言、推許或贊助。MoneyHero.com.hk之內容僅屬一般參考,並非個人化的投資建議,也不構成買賣證券的誘因。MoneyHero Global Limited及/或其分支機構不能,亦不會對任何資訊、特定投資項目之回報與可持續性,或資料來源的潛在價值,作出評估、驗證或保證其適當性、準確性或完整性。MoneyHero.com.hk可能透過本網站所提及的品牌或服務收取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