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經濟狀況:正經歷經濟衰退嗎?

香港,作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長期以來在亞洲及世界經濟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近年來,受到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及內外多重因素的影響,香港的經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的數據,儘管香港經濟依然保持一定的增長,但其增速顯著放緩,尤其是在全球疫情後的恢復過程中。本文將基於最新的經濟數據,探討香港是否正經歷經濟衰退,並分析其中的原因及未來的經濟走向。

Moneyhero Team

written_by 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

updated: Apr 01, 2025

香港經濟現狀

香港的經濟自2019年以來增長波動,特別是2020年全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大幅下滑約6.1%。這主要源自疫情引發的全球供應鏈中斷、內部消費萎縮及國際貿易疲軟。隨著疫苗接種計劃的推進,2021年經濟有所回升,但面對諸多挑戰,復甦步伐仍顯緩慢。

2022年及2023年,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增長放緩,主要受到中國大陸經濟放緩和香港內部消費疲弱的影響。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經濟發展局資料,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在2024年增長2.5%,但出口表現仍因全球需求不足及中美貿易摩擦而疲弱。

近期經濟數據與分析

要判斷香港是否處於經濟衰退,需關注經濟數據。根據香港貿易發展局資料,香港的失業率波動,尤其在疫情期間曾一度上升至6%。儘管隨著社會活動恢復,失業率有所下降,但勞動市場依然疲弱。此外,根據香港政府的統計,2024年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為3768億元,按年下降7.3%,而銷貨數量下降9%,奢侈品和高端商品的需求下降,加劇了經濟增長壓力。

儘管消費市場疲軟,香港的金融市場保持穩定。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的股市和銀行業務依然具競爭力,並吸引大量外資,尤其是在全球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為香港經濟提供支撐。

2025年香港經濟會復甦嗎?

隨著香港經濟面臨多重挑戰,許多人關心的是,2025年香港是否能夠實現經濟復甦。根據香港政府經濟發展局的預測,儘管短期內香港的經濟增長充滿不確定性,但全球疫情逐步緩解以及本地經濟結構調整,香港的經濟有機會在未來幾年內復甦。

2024年香港經濟錄得溫和增長,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增長2.5%。 政府最新預測2025年本地生產總值實質增長為2%至3%。這一回升顯示香港貿易和金融活動逐步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然而,經濟復甦的步伐仍將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包括全球經濟回暖、香港本地市場需求、以及中國大陸的經濟增長。

中國大陸的經濟復甦將成為香港經濟復甦的重要推動力。香港作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其經濟走勢與中國密切相關。2024年,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從疫情衝擊中復甦,香港的貿易活動預計將進一步增長。特別是大灣區建設的加速,為香港帶來了更多商業機會,特別是在金融科技和創新領域。

此外,香港政府正在加大對創新科技的投入,推動數字經濟和高新技術的發展。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的資料,政府計劃在未來幾年投入大量資金以促進科技創新,這將有助於吸引國際投資並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2024年,政府對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及綠色科技等領域的支持力度將進一步加大,這些新興產業有望成為香港經濟復甦的另一個重要動力。

然而,香港的經濟復甦仍面臨挑戰。例如勞動市場的停滯令消費疲軟同時為樓市帶來挑戰。失業率在2024年維持穩定,年底錄得3.1%,與疫情前相比略有上升,但仍屬於低水平。2025年,香港的就業市場預計保持強勁,但由於勞動人口萎縮和結構性挑戰,就業增長可能停滯。加上香港的房地產市場面臨供需失衡、經濟不確定性等多重挑戰,短期內難以全面復甦。樓價下跌亦令發展商投資意欲減少,大大削弱政府庫房收入。

總體來看,雖然香港經濟復甦的步伐仍然充滿挑戰,但隨著中國經濟的回升、科技創新領域的發展以及大灣區合作的加強,香港有望在2025年及未來幾年實現穩定的經濟增長。

經濟衰退的定義

在討論香港是否經歷經濟衰退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經濟衰退的概念。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定義,經濟衰退是經濟衰退的時期,始於前一個繁榮的頂點,並在隨後經濟衰退的低谷結束。經濟衰退期間國家或地區經濟活動顯著下降,通常表現為連續兩個季度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負增長。經濟衰退的其他指標還包括失業率上升、消費支出減少及企業投資萎縮等。簡言之,衰退是一個負面的經濟現象,對日常生活、企業運營及政府財政等各方面造成深遠影響。

經濟衰退的成因可多樣化,包括需求減少、財政策略失誤、金融危機或外部經濟環境的劇變等。當經濟活動持續放緩並顯著低於潛在增長水平時,就可能進入衰退。

香港政府採取了什麼措施?

雖然2024年第二季出現了負增長,較去年同期下降1.5%,但整體來看,香港尚未連續兩個季度錄得負增長,因此尚不符合經濟衰退的標準。雖然香港經濟未跌至衰退,但為免陷入進一步經濟困境,香港政府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來應對。首先,在貨幣政策方面,香港金融管理局致力於維持香港的金融穩定,聯繫匯率外港元與美元掛鉤,穩定匯率,香港的利率亦大致與美國利率同步變動,在經濟增速放緩時,適度降息可以刺激市場活力。

政府通過逆周期財政政策,增加公共開支來刺激經濟,尤其是在基建和社會福利方面。亦曾發放電子消費券以鼓勵本地消費,刺激經濟復甦。

於企業和就業上,政府提供資助和貸款以支持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幫助其度過難關。同時支持初創企業和創新產業的發展,以推動經濟多元化。於2024財政預算案,推出100億元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推動生命科技、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的創新企業發展。

於樓市和房地產政策上,政府於於2024財政預算案「撤辣」,撤銷三大額外印花稅,減少購房成本,刺激市場活。金管局和政府合作放寬按揭成數和暫停按揭壓力測試,降低買家上車財務壓力。

香港的經濟復甦亦十分依賴與內地,尤其是金融方面合作,以提升香港市場的流動性和投資者信心。這些合作包括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機制,如滬港通和深港通,允許內地投資者直接買賣香港股票,同時增強了香港作為國際債券中心的地位。另外,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與內地合作提供穩定的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並推動數字人民幣在香港的跨境試點。跨境金融服務的優化,如跨境理財通進一步促進了兩地企業的跨境融資。

衰退還要維持多久?

根據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歷史上經濟衰退的持續時間從兩個月到幾年不等。經濟週期是無法預測的,因此最好做好財務準備。

香港目前的經濟情況處於增長放緩的階段,但是否會進一步轉向衰退,取決於多個外部和內部因素。儘管當前經濟表現未達預期,香港的GDP增長仍維持在正增長區間,因此可以暫時排除全面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的資料,香港在2024年實際GDP同比增長2.5%,主要受外部貿易增長的支持。然而,私人消費支出出現輕微下滑,反映內需疲弱。展望未來,2025年外部環境充滿不確定性,但同時也存在積極因素。

未來幾年,香港的經濟仍然面臨多重挑戰。例如,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中美貿易摩擦的持續,及中國內地經濟的放緩,都可能對香港的經濟增長帶來持續壓力。根據香港貿易發展局的分析,全球供應鏈的中斷和外部需求的減少,已經對香港的貿易業務造成一定的衝擊,未來若這些外部因素未能有效解決,香港的經濟可能會繼續面臨低增長的挑戰。

 

常見問題

  • 經濟衰退時,利率是上升還是下降?

    美國聯邦儲備局的利率政策旨在應對影響經濟狀況的各種因素。當通脹上升時,聯儲局會提高聯邦基金利率,以減緩消費者支出。而當經濟進入衰退或衰退風險加劇時,聯儲局可能會降低利率,以刺激經濟增長。這是因為聯邦基金利率會影響像房貸、汽車貸款和信用卡等產品的利率。利率越低,這些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就越大。從2022年3月到2023年7月,聯儲局曾多次加息,並且自那時以來,現行的聯邦基金利率保持不變。

  • 經濟衰退期間,房屋價格會下降嗎?

    房屋價格的變動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但通常在衰退期間,房價會下跌。這主要是因為房價受供求關係的影響——當需求減弱時,賣家通常會降低價格以吸引買家。在衰退期間,人們往往不願意進行大額購買,因此需求較低。

    然而,房價下跌並非在每次衰退期間都會發生。例如,在1990年衰退期間,房價基本保持平穩並略微下降;而在2001年衰退期間,房價則有所上升;在2008年大衰退期間,房價大幅下跌。最後,在2020年疫情衰退期間,市場交易量被封鎖,住宅均價維持在高位。2023年逐步開關後香港住宅房價才出現明顯下跌。

  • 經濟衰退時,房貸利率會下降嗎?

    和房價一樣,房貸利率在經濟衰退期間通常會下降,這主要是因為買家的需求減少。此外,房貸利率通常會因應美國聯邦儲備局的降息措施而下調,這些降息舉措通常會在衰退期間實施,以刺激經濟增長。

  • 經濟衰退期間,食物價格會下降嗎?

    食物價格本身具有波動性,會受消費者需求、供應鏈中斷、地緣政治衝突、進口關稅、天氣和疾病等多種因素影響。在經濟衰退期間,食物價格通常會下調,以吸引消費者購買。

    例如,在2008年大衰退期間,根據2015年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分析,折扣商品的銷量大幅上升。目前,食物價格比新冠疫情前要高。儘管自2022年高峰期以來通脹已有所放緩,但整體食品價格仍然處於較高水平。不過,不同食品項目的價格波動因外部因素而有所不同。例如,雞蛋價格上漲主要是由於禽流感,而牛肉價格則受到乾旱、高糧食價格及高利率帶來的運營成本上升的影響。

     

  • 經濟衰退時,國債價格會上升嗎?

    美國國債的價格會受到聯邦基金利率及短期利率的影響。在經濟衰退期間,利率通常會下降,因此國債價格會上升,而國債收益率則會下降。換句話說,當國債價格上漲時,國債的回報會較少。當國債價格更高且回報較少時,投資者通常會較不願意購買國債。

    相反,在經濟增長期間,國債價格會下降——這使得國債變得更加負擔得起——而國債收益率會上升,這意味著國債會有更高的回報。

     

隨時準備好迎接經濟復甦

儘管香港目前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但從長期來看,香港依然具有強大的經濟基礎。作為全球金融中心,香港的金融市場、貿易和投資環境仍然具有競爭優勢,並且,政府在推動創新科技、數碼轉型以及區域經濟合作方面的努力也為未來的經濟復甦提供了支持。

真正的投資高手,懂得在低潮中佈局。故此,你要做好準備迎接經濟復甦,就要隨時隨地掌握最新的財經資訊和智慧理財工具。讓Money Hero成為你財富管理的得力助手,幫助你在經濟波動中作出最佳決策,開啟你的智慧理財之旅!

獲取更多精明理財貼士

獲取更多精明理財貼士

立即訂閱,我們將發送與你最相關的財經文章以及其他實用方法到你的電郵,助你更有效管理財富。

立即訂閱

about_the_author

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