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d: Feb 26, 2025
當熊市來臨時,你準備好了嗎?股市猶如人生,有高潮也有低谷。當市場一片欣欣向榮時,每個人都爭先恐後地進場;但當熊市降臨,恐慌蔓延,很多人手足無措,甚至不問價拋售離場。然而,真正的投資高手,懂得在低潮中佈局。「股神」巴菲特曾提出「別人恐懼我貪婪」,熊市市場情緒低落、投資者普遍恐懼的時候,能獨立冷靜分析,把握機會進行投資,更大機會於日後獲取最大回報。
MoneyHero整合熊市特徵及原因,教你如何在熊市期間進行有效的投資策略,讓你在市場低迷時也能穩中求勝,佈局下一個財富爆發點。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
熊市(Bear Market)是指市場價格持續下跌的時期,通常技術性熊市為主要指數(如恒生指數或標普500指數)從近期高點下跌超過20%。然而,真正的熊市經濟往往跌幅更大,且持續時間較長。在這段期間,市場投資者信心低迷,即使有好消息也無法推動市場回升,因為市場的情緒已經轉為極度悲觀。
值得注意的是,熊市並不僅限於股票這一種資產類別,它也可以出現在商品市場、債券市場或房地產市場中。當整個經濟進入熊市時,幾乎所有資產類別都會受到影響,即使某些公司基本面良好,也難以獨善其身。許多人選擇持有現金以避險,導致市場交易活動減少。
此外,當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負時,並不代表市場進入熊市,而是出現通貨緊縮,這對經濟的影響更加嚴重。
市場信心喪失:當經濟基本面的惡化,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前景感到悲觀時,他們會減少消費和投資,企業也因此縮減開支,資金撤離市場,導致整體經濟活動放緩。這種惡性循環會進一步打擊市場信心,引發股價暴跌。
市場價格泡沫爆破:當資產價格被過度炒高,遠超其實際價值時,市場便會進入泡沫階段,投資者不再願意接盤,拋售壓力導致價格暴跌,市場信心進一步惡化。其中一個例子是2000年的科技泡沫。
外部衝擊或「黑天鵝」事件:外部因素如地緣政治衝突、戰爭或重大「黑天鵝」事件也可能觸發熊市。例如過往有3次熊市與石油危機有關,另一次是歐債危機。近期著名的「黑天鵝」事件則有COVID-19大流行。
1.股價從高點下滑超過20%
當大多數股票指數連續兩個月下跌20%或以上,市場就正式進入熊市,通常伴隨市場情緒的極度悲觀。
2. 熊市周期平均持續較長
以標普500為例,過去140年的19次熊市平均跌幅為37.3%,持續時間約289天。不過,也有例外,例如2020年的熊市僅持續了一個月。
3. 熊市常伴隨經濟經濟指標惡化
熊市 通常伴隨經濟衰退,經濟基本上惡化,出現GDP增長率放緩或負增長、失業率上升、企業盈利下滑及消費市場疲弱。故此,央行通常會推出量化寬鬆政策以救市。從歷史經驗來看,量化寬鬆後的升勢,屬於熊市反彈,並未脫離熊市。當經濟指標有持續改善,才可謹慎判斷熊市逐漸結束。
4. 資產泡沫嚴重
熊市期間,市場氛圍普遍悲觀,投資者對風險的敏感度提高,交投量下降,資金流向保守型投資類別,甚至持有大量現金作為避險。高風險市場波動性亦隨之增加。
關鍵詞 |
定義 |
經濟衰退 (Recession) |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將經濟衰退定義為「經濟活動顯著下降,且這種下降在整個經濟中廣泛存在,並持續數月以上」。熊市可能在經濟衰退期間或之外發生。 |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簡稱CPI |
是一個重要的經濟指標,反映了消費性商品及服務物價水平的變化,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
債券 (Bonds) |
債券是由公司、政府及國家政府發行的債務。持有債券的投資者通常可以在約定的時間範圍內獲得款項。 |
交易所買賣基金 (ETF) |
交易所買賣基金是一種通常可以通過經紀人購買的基金,就像購買股票一樣。不同的是,ETF持有許多不同的資產,可以提供對市場部分更廣泛的多元化投資。 |
MoneyHero小貼士: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熊市反而是買入優質資產的好機會,因為大部分股票價格通常處於低位,甚至超賣。
熊市期間,市場價格大幅波動,試圖「抄底」往往容易「接火棒」。因此,採用平均成本法(Dollar-Cost Averaging, DCA)無論市場價格高低,定期投入固定金額購買資產,能有效降低風險。這種策略可以平滑你的購入成本,避免一次性投入在高點,同時也能在市場低迷時累積更多資產。
在熊市中,分散投資尤為重要。通過持有不同類型的資產(如股票、債券、商品等),你可以降低單一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面對熊市,防禦型的策略尤為重要,例如:
派息股票:即使股價不漲,投資者仍可通過股息獲利。
債券:當股市不穩時,債券價格波幅較少,同時有債息收入,為你的投資組合提供穩定性。
想預測哪些投資在熊市中會表現良好?不妨考慮消費者無論如何都需要的東西,這些行業往往在市場低迷時表現較佳。即使在通脹高企的情況下,人們仍然需要汽油、食品雜貨和醫療保健,因此,必需品和公用事業等行業通常比其他行業更能抵禦熊市,你可以通過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投資於特定行業。
民生必需品(如超市、食品企業)
醫療保健產業(如製藥公司)
公用事業(如電力、水務)
熊市考驗所有投資者的決心。雖然這些時期難以忍受,但歷史證明,市場最終會反彈並創新高。如果你保持長期投資視角,那麼短期的市場波動不應影響你的策略,熊市是以較低價格購買優質資產的機會。保持冷靜,定期檢視並調整投資組合,確保風險於可控範圍,也可以考慮考慮使用反向ETF或期權等工具進行對沖,耐心等待市場復甦。
回顧過去,熊市顯而易見,但事後孔明總是容易的。要判斷股價何時見頂,以及你是否正步入熊市,絕非易事。但以下訊號值得留意:
央行降低利率以應對經濟放緩
資產價格過高,市場出現泡沫跡象
企業盈利增長放緩
大規模拋售現象增加
經濟數據(如失業率、GDP增長)惡化
然而,長線投資者不需要過度預測市場,而是確保投資組合多元化並符合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選擇交易所:選擇一個安全、受監管的平台,如Binance、Coinbase或香港本地的交易所,例如HashKey Exchange。
註冊與驗證:交易所通常需要KYC(身份驗證),提交身份證明文件後才能開始交易。
存入資金:你可以使用信用卡、銀行轉帳或P2P交易購買以太幣。
選擇交易方式:現貨交易,直接買賣ETH。差價合約(CFD)交易,投機在加密貨幣的價格變化,風險較高。以太幣ETF,美國證交會(SEC)於2024年年初批准比特幣現貨ETF上市後,再有9隻以太幣現貨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獲批上市。散戶透過ETF參與以太幣投資。
存放你的現貨以太幣:可以選擇交易所錢包(方便但較不安全)或冷錢包(如Ledger, Trezor)提高安全性。
比特幣雖然是加密貨幣市場的領頭羊,備受矚目,但以太幣的成長趨勢亦不容小覷。憑藉其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的創新優勢,以太幣已成為區塊鏈技術發展的重要推手,未來潛力無可限量。若你也渴望踏入虛擬貨幣市場,或是看準了以太幣的無限潛力,立即了解投資加密貨幣的最佳途徑,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市場調整(Market Correction)指的是股市短期內下跌10%-20%,通常持續幾週至幾個月,且不會對整體經濟造成重大影響。相比之下,熊市跌幅更大(超過20%),持續時間更長,並往往伴隨經濟衰退。若市場調整持續時間過長、跌幅過深,就可能轉為熊市,但大多數情況下不會。在1974年至2018年間,出現22次市場調整,只有4次最終演變成熊市。
投資市場中,牛市與熊市是兩個最基本的概念,代表著市場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瞭解兩者的差異,對於投資者制定策略至關重要。以下是熊市和牛市的比較表:
特徵 |
牛市 |
熊市 |
價格變化 |
價格上漲20%或以上 |
價格下跌20%或以上 |
投資者情緒 |
樂觀,對好消息反應積極 |
悲觀,對好消息反應冷淡 |
經濟狀況 |
通常伴隨經濟增長 |
通常伴隨經濟衰退 |
市場趨勢 |
持續上漲 |
持續下跌 |
持續時間 |
通常較長 |
通常較牛市短 |
投資策略 |
積極進取,可考慮增持股票 |
防禦為主,可考慮增持債券、派息股等防禦性資產 |
想全面掌握牛市和熊市的差異?立即閱讀拆解牛熊不同週期特徵,掌握不同市場階段的關鍵特徵,制定更精準的投資策略。
看到股價從近期高位下跌20%或更多時,先別太過慌張。熊市的平均持續時間不到一年,你可以通過簡單的技巧,如平均成本法、分散投資、投資於相對抗衰退的行業,以及把握時機物色優質資產趁低吸納,專注於長線投資,有效緩解熊市的影響,甚至從中獲利。
熊市雖然令人恐懼,但它也是市場的一部分,就像四季更替一樣不可避免。你會選擇恐慌離場,還是趁低吸納,為下一輪牛市做準備?記住,每一次熊市的結束,都是新一輪牛市的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投資策略,並在市場低迷時累積資產,只要你做好萬全準備,市場的低潮反而能成為你財富增長的跳板。立即關注MoneyHero,掌握更多實用理財技巧,讓你的投資組合無論市場高低都能穩健增值,輕鬆應對任何挑戰。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