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回顧|如何影響股市及投資部署?
更新日期: 2025年11月20日
作者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

重點回顧1:2024大選結果與選舉人票如何決定勝負?
美國總統選舉依然採用「選舉人團」制度,由538張選舉人票決定誰入主白宮。2024年,幾個搖擺州的得票再次成為焦點,最終由唐納德·特朗普(共和黨)勝出,取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成為新一任美國總統。 這一輪選舉再次證明,搖擺州如賓夕法尼亞、密歇根、佐治亞州等的結果對大選勝負舉足輕重。 而贏家全取的遊戲規則,令普選票和選舉人票的分佈繼續受到輿論與投資市場高度關注。
重點回顧2:郵寄投票、科技安全及選舉爭議
2024年選舉雖然郵寄投票的比重較疫情期間稍降,但數位選票、AI驗證以及資安議題持續成為社會關注點。 縱使票數開出速度較快,相對平穩,過程中關於投票有效性和數據安全的討論仍對投資者情緒造成短暫波動。 不過,最終市場在選舉爭議結束後迅速恢復理性,資金逐步回流到美股等風險資產。
重點回顧3:兩院勢力分布與政策推進功效
2024年國會選舉同步落幕,目前共和黨控制參議院(53席對民主黨47席,包括2名獨立黨議員親民主)及眾議院,這決定了總統政策能否順利落地。 例如,總統與參眾兩院由同一黨派控制,則大型財政政策、稅改、科技及新能源法案等更易推行,有望加速市場反彈和結構轉型;若繼續分治,政策博弈或將令市場對大型項目持觀望態度,導致短期波動升溫。
2024美國大選對2025年市場與經濟的真實影響
過去一年,美國大選落幕後,投資市場已經充分反映新政府的政策色彩。回顧2024年11月至今,市場的主要變化如下:
-
美股表現:大選消除不確定性後,道瓊斯、標普500指數紛紛創新高,特別是AI、綠色能源、基建及大科技板塊領跑。 標普500指數年內漲幅達16.30%,道瓊工業指數漲11.80%,不過10月以來因科技股調整及地緣因素,近期出現波動,標普收於約6,617點。 部分與貿易摩擦相關的行業則波幅較大。
-
美元走勢:選後美元曾因市場信心回復而強勢,隨後受政策利率、通脹及國際地緣政治等因素波動,但保持在區間內運行。 2025年上半年美元指數大跌約11%,但預測下半年可能溫和反彈,受貿易協議及利率差異影響。
-
中美關係:新一任政府延續對中科技、供應鏈安全的強硬立場,但在氣候合作、資本市場監管等方面出現有限緩和。 2025年11月,美中達成經濟貿易協議,中國暫停部分報復性關稅,並豁免美國農業產品關稅,給予國際投資者一定信心。
-
利率與通脹:2025年美聯儲逐步調整政策利率,10月降息25基點至3.75%-4.00%區間,通脹趨於溫和(略高於2%目標),有利美國及全球股票、優質債券及資產價格整體回升。
2025股市|投資部署最新建議
經過2024大選、市場逐步穩定,新舊政策已產生實際市場效果。你可參考以下幾點來更新你的投資策略(基於2025年11月最新動態):
-
維持國際分散與長線佈局:美國大選證明,地緣和政經環境隨時有變,多元分散,包括美股、亞太、ETF和優質債券等,能更有效防守市場短期波動,同時把握區域及主題性增長(如AI、再生能源、半導體等)。近期美股調整期,正是檢視分散配置的好時機。
-
緊貼政策板塊輪動,主動調整倉位:觀察2025年政策重點及法案落地進度,如基建投資、醫療保健、綠能推動等。 共和黨主導國會加速稅改及貿易協議,這些領域往往因政策力挺,帶動整個產業鏈機遇。建議增持受益於美中貿易緩和的農業及科技供應鏈股票。
-
利用定期定額或分批加碼降低時間風險:回應大選年後的市場波動,注重成本平均化策略,無論市場高低都能按自己的風險承受度穩步加倉,不因短期消息面而追高殺低。尤其在Fed降息週期,適合逐步加碼成長股。
-
關注美債、美元及新興市場動態:2025年美聯儲政策逐步明朗,美元利率及新興市場資金流將變得更具可預測性,適合機動調整股票/債券配置比例。 若美元反彈,考慮減持新興市場轉向美債。
-
建立優質證券戶口,把握市場新機會:當下全球市場一體化,選用功能強大、安全穩健的股票交易平台,有助你快速低成本捕捉各地板塊輪動及ETF新趨勢,如追蹤美中貿易受益ETF。
美國大選及股市動態FAQ
是的,大選結束後市場曾出現短暫波動,但在政策明朗、經濟持續復甦及AI科技等主題帶動下,整體美股和全球市場穩中向好,波動已逐步消化。 2025年YTD漲幅仍維持雙位數。
2025年美股整體趨勢偏積極,部分領域如AI、醫療、綠能等依然具增長潛力。 不過建議逐步分批分散入市,降低單一時間點的風險,尤其留意近期科技股回調。
美元雖較選前波動減少,但仍受資金流、利率、國際地緣因素影響。 可留意主要貨幣對美元的變化,靈活配置外匯及海外資產,預期下半年溫和反彈。
兩院共和黨主導加速政策落地,建議密切追蹤新政府政策對重點行業的影響,並根據實際議案進度靈活微調配置。
MoneyHero或本網站關於證券、投資、稅務,會計或法律意見的內容,都不會構成任何買賣投資要約、招攬、建議或意見,部分內容涉及產品或服務代言、推許或贊助。MoneyHero.com.hk之內容僅屬一般參考,並非個人化的投資建議,也不構成買賣證券的誘因。MoneyHero Global Limited及/或其分支機構不能,亦不會對任何資訊、特定投資項目之回報與可持續性,或資料來源的潛在價值,作出評估、驗證或保證其適當性、準確性或完整性。MoneyHero.com.hk可能透過本網站所提及的品牌或服務收取報酬。
相關文章
關於作者
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