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這個生活成本高昂、租金與物價持續上升的城市,懂得預算理財不再只是節儉,而是每位打工仔、自由工作者或家庭必備的基本財務管理工具。預算不但有助你掌握收支、達成儲蓄目標,更能有效減壓,避免「月光族」生活。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
updated: Mar 28, 2025
財務預算是根據個人或家庭每月/每年的實際收入、支出及儲蓄目標而制定的開支計劃。簡單而言,就是清晰記錄你的每一筆收入與支出,並預留資金去儲蓄或還債。
在香港,許多人會使用記帳app、銀行app內置的理財功能或Excel製作個人預算表。你可以選擇每月詳列所有開支項目(如交通、外出用膳、租金等),或只針對容易「爆煲」的範疇作重點控制。
延伸閱讀:記帳App及銀行App記帳功能比併
建立預算的最主要目的,是掌握主動權,讓你在日常消費中不會過度開支,同時有足夠餘錢儲蓄、還款或投資。
預算不應被視為束縛,而是一種為自己生活目標而設的財務策略。無論是為下次旅行儲蓄、償還信用卡欠款,還是準備結婚置業,預算都是過程中的第一步。此外,預算能提升你對財務的透明度,有助作出更有信心的金錢決策。
無論收入多少,預算都能為你帶來以下幾項關鍵好處:
了解你的金錢流向:追蹤開支可幫助你發現浪費支出,提升儲蓄能力。
規劃未來支出:如租金、稅項、學費等大額支出可提早安排,避免入不敷支。
儲蓄與退休準備:預算可預留固定金額作為應急儲備或投資。
還清債務:有助你合理分配收入,逐步清還貸款、卡數。
減低財務壓力:掌握收支平衡,自然能減少因錢而起的焦慮與衝突。
延伸閱讀:理財規劃與儲錢方法教學
根據MoneyHero調查及統計,80、90後打工仔理想的預算比例為「5:3:2」,即:
50% 必要開支:如租金或與家人同住的家用、水電煤、電話費、交通及日常飲食等。
30% 重要財政事宜:例如還款(卡數/學生貸款)、強積金、自我投資或儲蓄計劃。
20% 生活方式的選擇:包括購物、娛樂、科技產品、社交及個人興趣活動。
以每月收入為HK$25,000計算:
必要開支為HK$12,500(例如家用、交通、食物等)
財政事宜開支為HK$7,500(包括償還信用卡、儲蓄及強積金)
生活方式開支為HK$5,000(如網購、娛樂及出街消費)
這種分配方式靈活而具彈性,既照顧到基本生活所需,又不會忽略儲蓄與生活質素,在高消費的香港社會中仍能保持財務健康。
延伸閱讀:一文教你逐步實踐52週儲錢存錢法
知道要儲蓄是一回事,真正實踐卻是另一回事。開始預算生活最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收入分配方法。以下是兩個簡單又實用的預算原則,適合不同階段的打工仔或理財新手。
🔹 50/30/20 原則:由美國學者 Elizabeth Warren 提出,適合收入穩定、希望兼顧生活與儲蓄的人士。50% 用於必要支出如租金、交通與食物;30% 為非必需開支如娛樂、購物;20% 則專門用作儲蓄或投資。
🔹 80/20 計劃:適合初入職場或偏好簡單理財模式的人士。將收入的 20% 強制儲蓄,其餘 80% 用於生活開支。簡單直接,容易堅持。
這兩個方法的共通點是,無論收入多少,都強調「先儲錢、後消費」的理念,幫你逐步建立財務安全感。
延伸閱讀:理財規劃與儲錢方法教學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