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AI科技浪潮洶湧,大眾皆將目光掃向科技股市值爭霸戰。然而,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投資旗艦巴郡(Berkshire Hathaway)卻已悄悄創下歷史性壯舉,2024年其市值突破一萬億美元大關,亦成為歷史上首間非科技股市值突破萬億的公司!一時間掀起投資者們對天價股票的熱烈討論,不禁令人好奇全球入場費最高的股票巴郡A股,到底有何特別?又還有哪些股票坐擁天價?散戶投資者又該如何入市股神的巴郡?MoneyHero將為你一一解析,一窺巴菲特持股組合的獨特魅力。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
updated: Apr 08, 2025
在美國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巴郡(Berkshire Hathaway)的A類股票無疑是股價最高的股票。截至2025年3把28日美股收市報價,巴郡A類股票(BRK.A)每股價格高達790,250美元,約615萬港元,這數字足以在香港買下一間豪宅。不過,普通散戶無需望而卻步,巴郡同時設有較平價的B類股票(BRK.B),每股大約只需526美元(約4,091港元),讓散戶投資者也有機會參與這間傳奇企業的成長。
A類股和B類股的主要差異:
投票權:A類股的投票權遠高於B類股。最初,B類股的投票權是A類股的1/200,但後來調整為1/1500。但實際上,除非你持有大量的巴郡股票,否則投票權差異對大多數散戶投資者而言影響有限。
轉換規則:A類股可以轉換為B類股,但B類股不能轉換為A類股。
股價:B類股的價格遠低於A類股,但兩者享有相同的經濟價值。
巴郡的股價高企背後,並非炒作而是該股從沒有進行拆股。具體原因如下:
長期投資導向:巴菲特希望吸引的是長期投資者,而非短期炒作者。他認為如果無法為投資人創造內在價值,那些相對低廉且大量流通的股票就不值得擁有。
控制權和流通性:A類股的高價格和有限流通性正是巴菲特所期望的結果。這使得公司能夠保持相對穩定的股東結構,避免短期投機者的干擾。
B類股的存在:為了讓更多投資者能夠購買巴郡股票,以及讓A類股東套現部分利潤,巴菲特在1996年推出了B類股(BRK.B),並在2010年進行了50比1的分割。這使得B類股的價格更容易被普通投資者接受。
投資者對巴郡的信心來自於對傳奇投資者巴菲特多年來的穩健表現信心,。要知道,自1990年以來,巴郡A類股票全年下跌的次數僅有6次,巴郡的複合年回報率長期跑贏大市,長期回報率令人驚嘆,也使得投資者願意長期持有巴郡。而巴菲特多年來推崇的價值投資法更成為不少投資者的信仰。
除了巴郡這隻高價股王之外,美股市場上還有其他幾隻價格不凡的股票同樣值得留意:
價格:每股7,181美元
NVR 是美國主要的房屋建築商之一,業務遍佈35個大都會區,旗下擁有 Ryan Homes、NVHomes 等品牌,同時涉足按揭及房產結算服務,實屬一條龍地產公司。
價格:每股4,634美元
全球線上旅遊霸主,旗下擁有 Booking.com、Priceline、Kayak、OpenTable 等品牌的旅行業巨頭,業務橫跨全球超過220個國家和地區,是全球最大的線上旅遊預訂平台之一。
價格:每股3,771美元
美國最大的汽車零件零售商,除了銷售各類車用產品外,更提供免費故障診斷等增值服務。隨著汽車平均使用年限延長,加上其與修車店的合作計劃推廣,其業務前景持續看好。
價格:每股2,711美元
這間綜合企業橫跨食品、能源和運輸領域,涉獵領域包括豬肉、火雞、糖、穀物及能源,旗下更擁有 Seaboard Marine,服務範圍遍及北美、加勒比海及中南美洲,正因其多樣化收益來源,而支撐了高股價。
(上述股價截至2025年3月28日美市收市價)
不少人以為股價越高,代表公司越強。但事實上,更值得關注的是股票市值(Market Capitalization),這才是衡量一間公司規模的真正指標。
市值,即流通股數×每股價格。例如,如果一家公司每股價格是 $100 美元,但只有100萬股在市場流通,其市值只是1億美元;反之,一家公司每股只售 $10,但有10億股在市場,其市值已達百億。巴郡於2024年8月成為第一間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的非科技行業美國公司,證明其投資價值早就獲得市場肯定。
若手頭資金不足以購入整股高價股票,亦都有另外兩種方法。
透過購買 S&P 500 的指數基金(Index Fund),你可以間接持有像巴郡這類藍籌股,分散風險之餘,入場門檻又低,對初學者非常友善,巴菲特的S&P指數基金策略正是基於這一投資理念,亦適合大多數的投資者。
閱讀更多:巴菲特指標是什麼?
部分證券商提供購買碎股服務,讓你可以按資金情況購買一小部分股票,例如 BRK.A 的千分之一。不過,並非所有券商都提供此服務,需提前查詢。
巴郡股價創新高的背後,是多年累積的信譽與實力。無論是想投資如巴郡一樣的超級藍籌,或是以指數基金、碎股形式入市,重點還是了解企業的內在價值與長線成長潛力,並謹記分散投資風險。隨時關注MoneyHero blog,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策略。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