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初期,科技股可說是市場焦點。當時能迅速提供創新解決方案以應對世界劇變的企業,紛紛獲得股市熱烈追捧。然而,這股熱潮已逐漸降溫,加上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憂慮升溫,科技板塊成為首當其衝的受壓區域。高通脹和相應的急速加息,對負債較高的科技企業而言,往往意味著利潤受壓。
即便如此,許多投資者仍對科技股保持濃厚興趣,理由也非常充分。科技在未來的發展中將扮演關鍵角色,有望在可持續能源、自動化、醫療健康及房屋等領域提供解決方案,帶動整個股票板塊的長遠增長。今次,MoneyHero 將為你簡介科技股的基本概念,帶你了解目前表現最突出的科技股票,並提供入門投資科技股的實用建議。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
updated: May 28, 2025
排名 |
股票名稱 |
股票代號 |
主要業務 |
一年回報率(約) |
1 |
泡泡瑪特 Pop Mart |
9992 |
潮流玩具、IP運營 |
+361.87% |
2 |
美團 |
3690 |
本地生活服務、外賣平台 |
+103.91% |
3 |
小米集團 |
1810 |
智能手機、消費電子 |
+95.19% |
4 |
騰訊控股 |
700 |
社交、遊戲、雲計算 |
+41.21% |
5 |
阿里巴巴 |
9988 |
電商、雲服務 |
+32.93% |
6 |
中芯國際 |
981 |
半導體製造 |
+33.82% |
7 |
網易 |
9999 |
遊戲、網絡服務 |
+25.81% |
以上資料截至2025年5月,實際數據可能因市場波動略有出入。想了解更多港股排名,可參考: 2025年頭香港股市25隻表現最佳港股分析 | 高增長股港股投資指南
已耳熟能詳,例如 Apple(AAPL)、Amazon(AMZN)和 Google(GOOGL),它們均是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股代表,在國際股票板塊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科技板塊不僅規模龐大,更是股市中最多元化、創新活躍的板塊之一,涵蓋的業務橫跨多個行業,提供範疇廣泛的產品與服務。為了方便分析,全球行業分類標準(GICS)將科技股細分為三大類別:
軟件與服務:涵蓋提供技術相關解決方案或支援服務的公司,包括網絡安全、數據分析、雲端運算與儲存、人工智能(AI)、項目管理、串流影音、視訊會議及社交媒體等。
硬件與設備:指從事實體科技產品製造或銷售的公司,如筆記型電腦、打印機、硬碟、AI 家居助手、GPS 裝置、智能手錶、手機及家電產品等。
半導體及相關設備:主要包括開發和生產晶片、電路板及其他支援電子產品運作的重要組件,如用於手機、電腦及智能汽車的半導體元件。
根據企業的產品與服務範圍,它們可能屬於單一類別,亦有機會橫跨多個子分類。
雖然科技股具備高增長潛力,但波動性亦較大,尤其受利率、宏觀經濟及市場情緒影響明顯。了解這個股票板塊的分類與特性,有助投資者作出更審慎和策略性的部署。
投資科技股不單止要看重個別公司的股價或盈利表現,更需要了解整個科技股票板塊 在市場中的運作特性。以下是你在部署 科技股 前應考慮的幾個重點:
1. 多元化潛力
香港及中國市場的科技板塊同樣多元,涵蓋電商平台(如美團 3690.HK)、智能手機與電子產品(如小米 1810.HK)、新能源科技(如比亞迪電子 285.HK)及網絡服務等。這讓投資者可於同一板塊中靈活配置資產,降低集中風險。
2. 增長空間龐大
科技企業往往處於創新前沿,無論是 AI 人工智能、5G、電動車還是雲端服務,都有巨大的增長潛力。當中如騰訊(0700.HK)、阿里巴巴(9988.HK)等龍頭,在數位轉型及平台經濟的發展下備受市場關注。
1. 價格波動大
科技股對監管變動、行業競爭及利率調整尤為敏感。例如中國早年對互聯網平台的政策收緊,就曾導致相關科技股如阿里巴巴、京東大幅回調。此外,部分科技企業尚未實現穩定盈利,估值評估具挑戰性。
2. 估值偏高,回調風險高
科技板塊不少股份的估值普遍偏高,一旦業績或用戶增長不如預期,股價便可能迅速下跌。這對在高位入市的投資者而言,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3. 股息不穩或缺乏派息
若你重視穩定現金回報,科技股可能未必合適。除騰訊等少數科技龍頭外,多數本地科技公司如小米、商湯等仍處於擴張階段,傾向將資金再投入發展,而非派息予股東。
投資科技股的方式,主要取決於你的整體投資策略與財務目標。你可選擇投資個別科技股,亦可考慮以 ETF 等方式分散風險。
投資個別科技股票
若你希望集中投資於某間具有潛力的科技公司,這種方式雖然具備高增長機會,但亦伴隨較高風險,並不適合所有投資者。這需要你對該公司的業務模式、產品或服務、市場定位及未來發展潛力有充分了解。
在香港,若你尚未開設證券帳戶,可透過本地銀行、證券行或網上平台(如富途、 長橋、微牛、盈透等)開戶,之後即可買賣港股或美股等科技類股份。
在選股前,建議查閱相關公司的財務指標,包括市盈率、盈利能力、資產負債表等,亦應了解其是否具備創新能力及長遠競爭優勢。
延伸閱讀:證券行邊間好?新手老手開戶終極指南
一般來說,財務顧問會建議,單一股票在你的整體投資組合中不宜佔超過 10%。這有助你分散風險,保持資產配置的平衡。
如你屬投資新手,亦可先了解基本投資知識,參考《股票投資入門攻略:116篇新手必睇買賣教學及心得》,幫助你制定更清晰的理財方向與策略。
投資科技相關基金
如果你未必有信心直接投資單一科技公司,不妨考慮透過科技主題的基金入市,例如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或互惠基金(Mutual Funds)。這類基金通常包含多間公司股票,當中不少與科技板塊有關,可為你提供分散風險的機會,避免把全部資金集中投放在單一股份上。
延伸閱讀:【科技股 2025】恒生科技指數是什麼?分析香港美國龍頭股前景
舉例而言,部分科技主題 ETF 可追蹤一籃子大型科技股,如 Apple、Microsoft、NVIDIA 等,讓投資者一筆過參與整個科技板塊的增長潛力。當中美股市場的科技選股 ETF,如 Technology Select Sector SPDR Fund(XLK),規模逾 300 億美元,是不少投資者關注的指標性科技基金。
另外,追蹤科技板塊表現的指數基金(Index Fund)亦是另一選擇,這類基金的回報與所追蹤的指數表現一致,如納斯達克指數(Nasdaq)或標普科技板塊指數。
在香港,你可透過本地或網上券商買入涵蓋美股科技股的 ETF,例如:
Invesco QQQ Trust(QQQ)
Vanguar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TF(VGT)
Technology Select Sector SPDR Fund(XLK)
如你對中國市場科技發展有信心,亦可留意追蹤中港科技股的 ETF,例如:
南方東英中國科技 ETF(3033.HK)
華夏中國科技 ETF(3088.HK)
基金投資管理費用較低、組合分散,亦較適合希望減低研究壓力的投資者。不過,入市前仍應細閱基金持倉內容、年費率及過去表現,確保基金配置與你的風險承受能力與投資目標相符。
總結而言,科技股雖具備高增長潛力,亦屬波動性較大的股票板塊。無論是直接投資個別科技股,還是透過 ETF 或指數基金分散風險,都應根據個人財務目標與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部署。想緊貼更多投資攻略與理財貼士,記得留意 MoneyHero Blog,以及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Page!
MoneyHero或本網站關於證券、投資、稅務,會計或法律意見的內容,都不會構成任何買賣投資要約、招攬、建議或意見,亦不涉及任何公司、證券或基金的產品代言、推許或贊助。
MoneyHero.com.hk之內容僅屬一般參考,並非個人化的投資建議,也不構成買賣證券的誘因。
MoneyHero Global Limited及/或其分支機構不能,亦不會對任何資訊、特定投資項目之回報與可持續性,或資料來源的潛在價值,作出評估、驗證或保證其適當性、準確性或完整性。
MoneyHero.com.hk可能透過本網站所提及的品牌或服務收取報酬。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