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通脹率: 2%,對香港人生活有何影響?

updated: Feb 24, 2025

在萬物齊漲的年代,只有薪酬未漲,而通脹就正在悄悄地影響我們的生活。由超市購物到樓市投資,從薪金增長到退休規劃,通脹無處不在,侵蝕著我們的購買力。本文將分析通脹的本質、成因及其對應對策略,教你如何在這個加價時代守住銀包,甚至逆流開展財務自由契機。

Moneyhero Team

written_by 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

香港通脹率: 2%,對香港人生活有何影響?

香港現在的通脹率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最新資料,2025年1月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上升2% 。這意味著,與去年同期相比,香港市民購買相同的商品和服務,平均要多付2%。雖然這個通脹率看似溫和無害,然而,如同溫水煮青蛙,背後隱藏著對我們日常生活的深遠影響,因為它直接影響我們的購買力和生活成本。

當中,外出用膳及外賣餐費上升1.7%,電力、燃氣及水上升13.2%,交通上升4%,住屋租金上升1.5%。這些數字反映了香港市民日常生活成本持續上漲的現實,其中又以煙酒及能源費用的升幅最為顯著。

什麼是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簡稱通脹,是指市場上整體商品和服務的價格隨時間上漲,導致貨幣購買力下降的現象。當通脹發生時,消費者需要花費更多的金錢才能購買相同的商品或服務。

通脹的種類與成因

通脹是一個多面向的經濟現象,其表現形式和成因各有不同。以下是幾種主要的通脹類型及其成因:

通脹種類

如何發現

經濟影響

成本推動型通脹
(Cost-push Inflation)

由於生產商品和服務的成本增加(如原材料或人工成本上升),導致企業提高價格。

企業生產成本增加,導致產品及服務價格上升,消費者購買力下降。

需求拉動型通脹
(Demand-pull Inflation)

當市場需求超過當前供應時,價格上漲。

物價上升,企業盈利上升,但若需求過熱,可能導致市場泡沫。

停滯性通脹
(Stagflation)

簡稱滯脹,即使在經濟低迷時,仍出現高通脹。

企業利潤下降,經濟增長放緩,市民消費能力受壓。

溫和通脹
(Creeping Inflation)

物價每年上升低於3%。

屬於可控範圍內的通脹,對經濟增長有一定積極影響。

適度通脹
(Walking Inflation)

物價每年上升介乎3%至9%。

開始影響日常生活,儲蓄購買力下降,資產價格可能上升。

惡性通脹
(Galloping Inflation)

物價上升超過10%。

生活成本急劇上升,貨幣購買力急速下降,影響經濟穩定。

超級通脹
(Hyperinflation)

物價上升超過1,000%。

貨幣幾乎失去價值,經濟崩潰,嚴重影響國家穩定。

通縮
(Deflation)

物價總體下降,通脹率為負數。

雖然消費者可以用較低價格購買商品,但經濟可能陷入衰退,企業利潤下降,裁員增加。

去通脹
(Disinflation)

通脹率下降,但仍然為正數。

物價上升速度放緩,通常發生在經濟政策收緊期間。

再通脹
(Reflation)

政府通過降低利率、增加貨幣供應來刺激經濟,以抑制通縮。

可能促進經濟增長,但若過度寬鬆,可能引發更高的通脹。

這些通脹類型對經濟的影響各異,溫和通脹有助促進經濟增長,但過度通脹或通縮則可能帶來負面影響。香港目前屬於溫和通脹,但仍不能掉以輕心,需密切關注全球經濟變化,以應對未來挑戰。

如何計算或量度通脹指標?

香港的通脹率主要通過消費物價指數(CPI)來量度。CPI 反映了不同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變化,並根據家庭開支模式分為三類:

 

CPI類別

目標家庭

主要開支

每月開支範圍

甲類

低收入家庭

食品、住房等基本開支

$5,000 - $19,999

乙類

中等收入家庭

食品、住房、交通、教育等均衡開支

$20,000 - $39,999

丙類

高收入家庭

奢侈品、服務等高消費項目

$40,000 以上

通過這些分類,政府可以更準確地評估通脹對不同階層的影響。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最新資料,2025年1月的數據,甲類CPI上升了2.5%,乙類和丙類則分別上升了1.7%和1.7%。這顯示低收入家庭受通脹影響更大,因為他們的開支主要集中在價格上漲較快的食品和住房上。

香港過去十年的通脹率

以下是香港近十年的通脹率數據,數據來源於香港政府統計處:

年份

通脹率

甲類通脹率

乙類通脹率

丙類通脹率

2015

2.5%

3.0%

2.4%

1.9%

2016

2.3%

2.6%

2.2%

2.0%

2017

1.7%

1.9%

1.6%

1.6%

2018

2.6%

2.9%

2.6%

2.4%

2019

3.0%

3.5%

2.8%

2.6%

2020

1.3%

1.8%

1.2%

1.0%

2021

0.6%

0.8%

0.4%

0.6%

2022

1.7%

1.7%

1.7%

1.8%

2023

1.7%

1.7%

1.6%

1.8%

2024

1.1%

1.0%

1.1%

1.2%

回顧過去十年,香港的通脹率經歷了多次波動。例如,2019年的通脹率為3.0%,而2020年因疫情影響降至1.3%。2022年經濟復蘇後,通脹率回升至1.7%。過去10年,香港通脹率按年平均升2%。

這些數據反映了香港經濟的韌性和脆弱性。在全球經濟動盪和本地社會事件的影響下,通脹率的波動成為衡量經濟健康的重要指標。

通脹對香港人的生活和投資有什麼影響?

通脹不只影響你日常的消費,也會影響你的投資和財務規劃:

日常生活影響

物價上漲意味著你的錢買到的東西變少了,隨之而來的是儲蓄貶值及生活成本增加。你可能需要調整預算,減少非必要開支、增加收入來源,或尋找更便宜的替代品。

投資影響

通脹對投資有雙面影響。一方面,通脹可能推動資產價格上漲,為投資者帶來回報,例如股票和房地產在通脹環境下可能會升值,企業可以將部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保持或增加利潤,從而推升股價;另一方面,通脹也會侵蝕投資的實際收益率。長期投資者需要考慮通脹的影響,選擇能夠跑贏通脹的投資工具。

如何控制及對抗通脹?

長期投資

長期投資是對抗通脹的有效策略之一。例如,股票、房地產和黃金等資產通常能在通脹環境下保值甚至增值。

策略

具體方法

好處

投資股票

選擇優質的藍籌股或成長型股票,長期持有以獲得資本增值和股息收入。

股票通常能超越通脹,提供長期回報。

投資房地產

購買住宅或商業物業,用於出租或升值。

房地產價值和租金收入通常隨通脹上升。

投資抗通脹債券

購買如通脹掛鈎債券或類似產品,其本金和利息會隨著通脹率調整。。

確保投資回報不受通脹侵蝕。

多元化投資

分散投資組合可以降低風險。例如,除了股票和房地產,還可以考慮投資於抗通脹的資產,如商品基金或通脹掛鈎債券。

策略

具體方法

好處

分散資產類別

將資金分配於股票、債券、房地產、黃金等不同資產類別。

降低單一資產波動風險,提高整體投資穩定性。

投資基金或ETF

選擇多元化的指數基金或ETF,涵蓋不同行業和地區。

分散風險,同時享受市場整體增長。

國際投資

投資於海外市場,例如美國、歐洲或新興市場的股票和債券。

分散地域風險,捕捉全球增長機會。

提高收入

通過進修或轉職提升技能,增加收入來源,是應對通脹的另一種方式。

策略

具體方法

好處

提升技能

持續學習和提升專業技能,例如考取專業資格或學習新技術。

增強競爭力,獲得更高薪酬或晉升機會。

發展副業

利用業餘時間發展副業,例如自由職業、網上創業或投資。

增加收入來源,減輕通脹對主業收入的影響。

投資自己

參加培訓課程或進修,提升個人能力和市場價值。

長期提高收入潛力,更好地應對通脹壓力。

通脹雖然無可避免,但我們可以選擇積極應對。儘管目前香港的通脹率相對溫和,但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充滿著不確定性。若想生活得更有安全感,可不能只單靠減少消費來應對。可以根據上文所述,通過調整投資策略和增加主業及被動收入,保持財富增長,同時降低單一資產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即可以有效度過經濟動盪帶來的通貨膨脹,自信面對未來的經濟變化。若想時刻掌握國際及香港的最新經濟動態,請持續關注MoneyHero,獲取第一手資訊與整合分析。

about_the_author

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