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退稅懶人包】今年退稅額有幾多?夫婦合併報稅退幾多?
更新日期: 2025年9月22日

作者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

甚麼是退稅額?
簡而言之,退稅其實就是打工仔人人有份的稅務局「回水」。定義上,税務局會就每個財政年度政府定下的稅務措施, 根據每人上一個課稅年度已支付的暫繳稅,經扣除退稅、本年度稅款及來年暫繳稅後,若仍有餘額,税務局將會以支票方式向納税人退稅。
2025退稅最新安排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於2025年財政預算案中公布最新稅務措施, 當中涉及薪俸税、利得稅、個人入息課稅及差餉等稅項,分別影響2025, 2026兩個課稅年度:
薪俸税、利得税、個人入息課税寬減
2025課税年度利得税、薪俸税及個人入息課税每宗個案將獲退稅HK$1,500。
子女免税額及子女出生課税年度的額外免税額
2025課税年度起,子女免税額及子女出生課税年度的額外免税額將會由現時的HK$12萬增至HK$13萬,即每名子女在出生年度的免税額將會達到HK$26萬。
差餉
2025年度首季的住宅物業差餉及非住宅物業差餉,每個應繳差餉物業的差餉寬減上限為每季HK$1,000。
何謂每宗退稅個案?
「每宗個案」指每種税項的税款計算單位:
稅項 |
税款計算單位 |
薪俸稅 |
每個個人 |
利得稅 |
每個業務 |
個人入息課稅 |
夫婦二人合併評稅 每對夫婦計算,即夫婦兩人合共上限為HK$1,500 |
未婚人士,或選擇與配偶分開評稅的已婚人士 每個個人上限為HK$1,500 |
情況1:同時需要繳交薪俸税及利得税
如果你同時需要繳交薪俸税及利得税,你可同時就兩項稅項獲得減免,即減免上限為HK$3,000。
情況2:夫婦二人合併評稅
如果你選擇與配偶共同以個人入息課税方式評税,夫婦兩人的退稅上限合共為HK$1,500。相反,如果你選擇於配偶分開評税,上限會以每個個人計算,即每人可獲HK$1,500,夫婦兩人的退稅上限合共為HK$3,000。
2025退稅上限是多少?
2025年度(即2024/25課稅年度),薪俸稅、利得稅及個人入息課稅的退稅寬減100%,每宗個案退稅上限為HK$1,500。若配偶共同以合併計算模式報稅,兩人合併計算為一宗個案,上限同為HK$1,500。
幾時退稅?
一般來說,香港稅務局會在完成評稅及納稅人繳清稅款後,於2至4個月內發出退稅支票或確認轉賬退款。若當年有稅務寬減措施(如2025年度薪俸稅退稅),大部分合資格納稅人會於7月至9月間陸續收到退稅通知和支票,或等收到「退稅通知書」後約2-4星期即可獲退款。具體個案仍需視乎處理進度與個別申請情況。
退稅支票需要主動申請?
你只需如常填寫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税務局將會以支票形式退還稅款餘額,並以平郵寄往你最後提供的通訊地址。
謹記退税支票須於發出日期 6 個月內存入你的銀行戶口,逾期未領的款項可用作抵銷你下一個課稅年度的税款。如果你的通訊地址有所更改,請及早通知税務局以免寄失。
退稅、免稅和扣稅有什麼分別?
扣稅項目和免稅項目同為申報薪俸稅或個人入息課稅稅項時應課稅入息實額的計算項目,而退稅項目則涉及每人上一個課稅年度已支付的暫繳稅,經扣除退稅、本年度稅款及來年暫繳稅後,若仍有餘額,税務局將會以支票方式向納税人退稅。
政府自2019年起將「自願醫保計劃」、「合資格延期年金」以及「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等列入為扣稅項目,坊間則稱之為「扣稅三寶」。免稅項目的申索資格則通常與供養家庭成員及身體傷殘有關。
2024/25年度扣稅項目
扣稅項目 |
扣稅額 |
自願醫保計劃 |
HK$8,000 |
合資格年金保費 & 強積金自願性供款 |
HK$60,000 |
認可退休計劃強制性供款(包括強積金) |
HK$18,000 |
住宅租金扣稅 |
HK$120,000 |
個人進修開支 |
HK$100,000 |
居所貸款利息 |
HK$120,000 |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 |
HK$100,000 |
輔助生育服務支出 |
HK$100,000 |
認可慈善捐款 |
應評稅入息的35% |
2024/25年度免稅項目
免稅項目 |
免稅額 |
基本免税額 |
HK$132,000 |
已婚人士免稅額 |
HK$264,000 |
子女免稅額 |
HK$130,000 |
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 |
HK$37,500 |
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 |
高達HK$50,000 |
單親免稅額 |
HK$132,000 |
傷殘受養人免稅額 |
HK$75,000 |
傷殘人士免稅額 |
HK$75,000 |
延伸閱讀:【交稅報稅】年薪幾多要交稅?
2025精選稅季貸款
相關文章
MoneyHero遵從《個人資料(隱私)條例 2013 》致力保障你的個人資料。透過MoneyHero申請貸款時,你的個人資料將傳送至銀行或貸款機構,並由他們處理有關申請。銀行或貸款機構可能會直接聯絡你。除非你同意,否則MoneyHero不會儲存你的個人資料。忠告:借定唔借,還得到先好借!各大財務公司查詢及投訴熱線一覽
關於作者

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