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交易是指在未來某個日期,以預先協定的價格購買或出售相關資產。期權交易具有較高風險,但可在資產價格波動之中,為投資者提供獲利機會。
updated: Apr 24, 2025
期權允許投資者以較低成本參與市場,並放大潛在回報。此外,認沽期權(Put Options)可用作對沖工具,幫助投資者在市場下跌時減少損失。
投資者需根據市場走勢決定買入或賣出認購期權(Call Options)或認沽期權,並評估行使價與市場價格的關係,以確保交易獲利機會最大化。
期權合約的到期日可以從幾天到三個月不等,短期期權風險較高但回報潛力大,長期期權則可讓投資者有更多時間等待市場變動。
由於期權交易可能導致重大損失,特別是賣方可能面臨無限風險,因此投資者需具備相關知識與風險承受能力,並使用模擬交易或風險管理策略來降低潛在損失。
期權是一種合約,持有人擁有決定權,可以在合約到期日或之前,以協定價格購買或出售相關資產。相關資產包括股票、商品(例如黃金)、債券、貨幣或指數(例如恒生指數)。
期權可以在交易所以標準合約的方式買賣,或在場外透過期權交易商,以自訂合約的方式買賣。
常用術語
常用術語 |
定義 |
期權(Options) |
期權是一種合約,持有人擁有決定權,可以在合約到期日或之前,以協定價格購買或出售相關資產 |
美式期權(American-style) |
在到期日或之前的任何交易日都可以行使期權 |
歐式期權(European-style) |
只能在到期日行使期權 |
購買相關資產的權利,當相關資產的價格高於行使價時,買方有權決定是否行使權利 |
|
沽售相關資產的權利,當相關資產的價格低於行使價時,買方有權決定是否行使權利 |
|
股票(Stock) |
公司的擁有權分配 |
行使價(Strike price) |
買賣相關資產的預先協定價格 |
要開展期權交易,首先要到證券行開設期權交易帳戶,各券商的佣金收費不同,一些設有最低開戶資金要求,投資者開戶前應仔細比對。
進行真實期權交易前,可運用模擬交易平台熟悉交易方法及練習投資技巧。
期權交易反映投資者對相關資產後市走勢的預測。簡單而言,如果投資者看好相關資產價格未來會上漲,可以買入認購期權,或賣出認沽期權;相反,如果投資者看淡相關資產價格未來會下跌,則可以買入認沽期權,或賣出認購期權。
買方需要支付期權金給賣方,以獲得購買或出售相關資產的決定權;賣方就會收取期權金,有責任向買方購買或出售相關資產。
進行期權交易時,要估算行使價。買入認購期權,到期日時行使價較相關資產的現價低,投資者就可獲利。相反,賣出認購期權,到期日時行使價較現價高,就可以獲利。
認沽期權方面,如果投資者買入認沽期權,行使價就是到期時,賣出相關資產的價格。假如資產價格在到期日時,跌穿行使價,投資者就可以行使價賣出相關資產。
延伸閱讀:【股票投資入門教學】從 0 到 1,掌握股票市場賺錢秘訣
在香港交易所,期權合約的長短主要取決於其到期時間。以下是香港交易所提供的不同到期時間的期權合約:
每周期權(短期):通常在下周的星期五到期,約為7天。
每月期權(中期):到期於每月最後一個交易日之前一個交易日,約為20至30天不等,視乎月份而定。
季度期權(長期):通常在每季度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到期,約為3個月。
當完成以上步驟,投資者就可以檢查訂單,尤其要再三確認是認購期權還是認沽期權,以免看錯導致期權與預期資產價格的走勢完全相反,從而造成損失。
買入認購期權通常是看好後市走勢。
以港股為例,假設現時騰訊股價是HK$511,買入一張騰訊認購期權,行使價是HK$520,期權價格是HK$2.5,買入一張期權價格是HK$250(HK$2.5x合約股數100股)。要留意,每張期權合約股數,會對應股份的每手數目,如建設銀行的合約股數是1000,而非100股。
由於行使價是HK$520,加上買期權的成本HK$2.5,要等到騰訊升穿HK$522.5,期權交易投資者才能獲利。
如果騰訊繼續上升,投資者可以賺取現價和行使價的差額。假如騰訊升至HK$530,每張期權合約能賺(HK$530-522.5)x100 = HK$750,賺取幅度是(HK$750-250) / HK$250 x 100% = 200%,多於買正股的賺幅(HK$530-522.5)/ HK$522.5 x 100% = 1.4%。
但假如騰訊升不穿行使價HK$520,投資者就會蝕期權金,即HK$250。
賣出認購期權通常是看淡後市走勢。
假設現時騰訊股價是HK$511,賣出一張騰訊認購期權,行使價是HK$520,現時期權價格是HK$2.5,賣出一張期權獲得的期權金是HK$250(HK$2.5x100股)。如果騰訊沒有升超過行使價,賣方就可以保留期權金作為利潤。
賣方要放低按金,為日後騰訊股價升超過行使價時,有足夠的股票賣出騰訊股份。假如騰訊升至HK$530,在到期日要以HK$530買入騰訊,再以HK$520賣出,扣除收到的期權金,每張合約蝕(HK$530-520-2.5)x100 =HK$750。
進行期權交易可以較低成本放大潛在利潤,以上述買入騰訊認購期權為例,由於成本較低,賺幅高於買正股。
期權可作為對沖工具,投資者可買入認沽期權,保護自己的股票投資,當持有的股票下跌時,就可以減少損失。
期權交易也是一種高效率投資工具,因為投資者不需實際擁有相關資產,便可進行期權交易。
延伸閱讀:【期權教室】什麼是末日期權及其風險價值?
進行期權交易有什麼條件?
期權交易涉及較高風險,投資者需了解及評估風險承受能力,並要有足夠資金,部分券商要求客戶填寫風險評估問卷,以確保客戶具有足夠投資知識和風險承受能力。
認購期權和認沽期權有什麼分別?
認購期權:可在到期日或之前,以行使價購買相關資產。當市價高於行使價,投資者可以低於市價的價格購買資產,從而獲利。投資者不需支付全部資金,就能獲得潛在高回報,最大風險僅限於所支付的期權金。
認沽期權:可在到期日或之前,以行使價出售相關資產。當市價低於行使價,投資者可以高於市價的價格出售資產。認沽期權的風險較高,尤其賣方可能面臨無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