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環境不斷變動下,物價水平的升跌直接影響每個人的生活成本與消費力。消費物價指數(CPI)正是觀察這些變化的關鍵經濟指標。Money Hero將帶你深入剖析CPI的定義、計算方法、經濟意義與實際應用,助你全面理解物價變動背後的機制與影響!
updated: May 22, 2025
消費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又稱消費者物價指數,是衡量一般家庭購買商品及服務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CPI涵蓋食品、衣著、住房、交通、醫療等多項日常消費,反映居民生活成本的變化,常用於觀察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趨勢。
消費物價指數(CPI)是衡量一地區居民購買商品和服務價格變動的核心經濟指標,其重要性體現在多個層面:
CPI上升意味著物價普遍上漲,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下降;反之,CPI下降則可能出現通縮現象。這直接影響每個人的生活成本與消費能力。
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會根據CPI變化調整利率、貨幣供應等政策,以穩定經濟和控制通脹。CPI過高時,常見措施包括加息和緊縮政策;過低則可能推行寬鬆政策刺激經濟。
CPI廣泛應用於工資、退休金、社會福利等項目的調整,確保這些收入不會因通脹而貶值,維護民眾的實際購買力。
CPI數據是投資者、企業和決策者預測市場走勢、判斷經濟健康狀況的關鍵依據,直接影響股市、外匯及債券市場的波動。
消費物價指數(CPI)除了用於衡量通貨膨脹,還其他重要用途:
CPI常被用作工資、退休金、勞保年金、公務員撫恤金等社會福利項目的調整基準,確保收入隨物價變動而調升,維護民眾實際購買力。
不少私人企業會根據CPI趨勢調整產品價格、薪資政策及成本控制策略,預測未來經營環境。
消費者可透過CPI了解物價變動,調整消費行為與家庭預算,應對生活成本上升。
消費物價指數是根據一籃子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變動情況編製而成,反映通脹或通縮對不同開支層面住戶的影響。CPI的計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香港政府統計處根據不同開支範圍的住戶,編製甲類、乙類、丙類及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分別涵蓋低、中、高開支組別及整體住戶。
以住戶開支統計調查結果為基礎,選定一籃子消費商品及服務,並根據各項目在家庭總開支中的比例設定權重。權重每五年更新一次,以反映最新消費模式。
政府統計處每月在全港不同零售及服務商戶搜集近千項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涵蓋食品、住屋、交通、醫療等九大類別。
先計算每項商品/服務當月價格與基期價格的比值(價比),再乘以相應權重,最後將所有項目加權平均,得出當月CPI。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最新公布,2025年3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上升1.4%,較2025年1月及2月合計平均升幅(1.7%)為低。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後,3月的基本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幅為1.0%,同樣較首兩個月的平均升幅(1.3%)有所回落。政府發言人表示,近期基本通脹維持溫和,主要組成項目的價格壓力大致受控,短期內通脹預料仍屬溫和,但外部不確定性(如地緣政治及貿易摩擦)仍需關注。
|
消費物價指數(CPI) |
|
觀察對象 |
消費者(家庭、個人) |
生產者(企業、工廠等) |
價格來源 |
消費者實際支付的零售價格,含進口商品及銷售稅 |
生產者收到的出廠或批發價格,不含進口商品及銷售稅 |
涵蓋範圍 |
一籃子消費商品與服務,反映生活成本 |
國內生產的原材料、中間品、最終產品,反映生產成本 |
用途 |
衡量生活成本變化、調整工資與福利、指導貨幣政策 |
衡量企業生產成本變化、預測未來消費者物價變動 |
|
CPI(消費物價指數) |
PCE(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 |
計算對象 |
都市家庭(urban households) |
所有家庭(含都市、鄉村)及非營利機構 |
涵蓋範圍 |
僅計算消費者直接的現金支出 |
包括消費者直接支出及第三方(如政府、企業)代付 |
權重調整 |
權重較固定,根據家庭消費調查,年度更新 |
權重每月調整,根據企業銷售數據,反映消費替代行為 |
代表性商品籃 |
住房比重較高,醫療僅計算自付部分 |
住房比重較低,醫療包括保險公司和政府代付部分 |
計算公式 |
主要用Laspeyres公式(固定商品籃) |
採用Fisher公式(動態商品籃,反映替代效應) |
數據來源 |
消費者調查、零售價格資料 |
企業銷售數據、行政數據、消費者調查 |
通脹表現 |
一般較PCE為高,對住房、醫療等價格變動更敏感 |
一般較CPI為低,能更動態反映消費行為 |
政策用途 |
用於調整社會保障、部分金融產品(如TIPS) |
聯儲局首選通脹指標,作為貨幣政策參考 |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資料,消費物價指數(CPI)每月定期公布。最近一次公布為2025年3月份數據,發布於2025年4月23日。根據過往慣例,下一次CPI報告(即2025年4月份數據)預計將於2025年5月下旬公布,通常在每月20日至24日之間,由政府統計處於官方網站發佈。屆時,統計處將公布最新一個月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及其按年、按月變動,並提供甲類、乙類及丙類消費物價指數的詳細數據。報告亦會剖析不同類別商品及服務價格的升跌情況,並解釋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對通脹數據的影響。如需即時掌握最新CPI公布日期及數據,可瀏覽香港政府統計處消費物價指數專頁,或參閱統計處新聞發布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