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就業市場一直是衡量全球經濟的重要指標,牽動著全球投資者的神經。在通脹壓力逐步緩和、聯準會多次減息後,市場對美國就業數據的關注程度不減反增。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失業率在2025年4月份維持在4.2%的水平,雖然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但整體就業市場仍展現出相對穩定的態勢。究竟美國失業率在2025年會如何發展?哪幾個領域職缺強勢增加?本文將深入分析當前美國失業率的最新動態,分析職位增長、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等主要數據,為投資者洞悉經濟前景。
延伸閱讀:美國減息後的全球投資機遇
updated: May 29, 2025
每週失業救濟金申領人數反映過去一週提交的失業保險申請數量,是衡量勞動力市場強弱的重要指標。根據5月22日公佈的報告,截至5月17日當週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為227,000人,較前一週未經修訂的數字減少2,000人,人數有所下降。
而四週移動平均值(衡量過去四週首次申領失業保險人數的指標)則上升至231,500人,較前一週的平均值230,500人微升1,000人。這項指標有助於消除短期波動對判斷造成的干擾,更能反映真實的就業市場趨勢。
延伸閱讀:香港的經濟狀況:正經歷經濟衰退嗎?
並非所有類型的失業都計入投保失業率,只納入那些符合資格並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群。例如,自願離職者不符合領取失業救濟金的資格,因此不計入投保失業率。
截至5月10日當週,經季節性調整的投保失業率(連續受保失業申領人數/受保就業人數的比率)維持在1.2%,與前一週未經修訂的比率相同。
2025年4月的失業率為4.2%,與3月持平。這一數據高於2023年和2024年的失業率,顯示出失業率有所上升。
自2023年4月創下50年來最低的3.4%後,美國失業率便逐漸攀升。自2024年5月以來,失業率穩定維持在4%至4.2%之間。
2025年1月至3月期間,失業率則每月上升0.1個百分點,但在4月份保持不變。
根據勞工統計局的數據,4月份經濟新增了177,000個非農就業職位。報告指出,4月份的增長與過去12個月的平均月度增長152,000個職位的趨勢一致。
以下是近期每月新增職位數據:
2025年3月:185,000個職位
2025年2月:102,000個職位
2025年1月:111,000個職位
2024年12月:323,000個職位
2024年11月:261,000個職位
2024年10月:159,068個職位
2024年9月:159,025個職位
2024年8月:158,770個職位
2024年7月:144,000個職位
2024年6月:118,000個職位
2024年5月:216,000個職位
2024年4月:175,000個職位
延伸閱讀:特朗普關稅:關稅戰對物價有什麼影響?
失業率的計算方法是將失業人數除以勞動力總數,然後乘以100,得出百分比:
失業人數 ÷ 勞動力總數 × 100 = 失業率(%)
其中,「勞動力」指的是正在工作或正在尋找工作的人數總和。
延伸閱讀:經濟衰退投資攻略:四大投資策略
勞動力參與率是指有工作或正在找工作的勞動力占符合工作年齡人口的比例。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經年度調整後,4月份的勞動力參與率為62.6%,略高於3月份的62.5%。
計算公式為:
勞動力總數 ÷ 符合工作年齡人口 × 100 = 勞動力參與率(%)
根據統計,自2002年10月以來,勞動力參與率的最低點出現在2020年4月(60.1%),最高點則出現在2003年6月(66.5%)。
近幾個月,主要勞動力市場指標(職位空缺、離職率及裁員率)顯示,原本緊張的就業市場正逐步放鬆,整體仍保持穩定。
根據2025年4月29日發布的最新《職位空缺及勞工流動率摘要》(JOLTS)顯示,3月份職位空缺為720萬個,較一年前同期減少了901,000個。
以下是近期職位空缺數據:
2025年2月:750萬個
2025年1月:780萬個
2024年12月:750萬個
2024年11月:800萬個
2024年10月:760萬個
2024年9月:710萬個
2024年8月:770萬個
2024年7月:750萬個
2024年6月:740萬個
2024年5月:790萬個
2024年4月:760萬個
2024年3月:800萬個
2024年2月:840萬個
經季節性調整後,3月份職位空缺率為4.3%,較2月份的4.5%略有下降。相比之下,2024年3月的職位空缺率為4.9%。
報告也指出,3月的職位空缺數在聯邦政府部門下降最多。根據JOLTS報告,同期的裁員率由2月的1.1%微降至3月的1%。裁員與解僱人數增加最多的行業包括零售貿易(- 66,000人)及聯邦政府(- 11,000人)。而州及地方政府(不含教育)的裁員與解僱人數則有所減少(+ 17,000人)。
什麼是離職率?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離職率是衡量就業前景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因為員工只有在對自身職涯安全有信心的情況下才會主動換工作。
根據JOLTS報告,2025年3月的自願離職率為2.1%,與2月的2%相差不大,與2024年3月持平。而交通、倉儲及公用事業的辭職人數減少49,000人。目前的離職率已回落至疫情前水平,此前曾在2021年11月及2022年4月高峰時達到3%。
美國雇傭成本指數顯示甚麼?
雇佣成本指數(Employment Cost Index)是對勞動成本的綜合性測算,指數記錄了美國企業在勞動成本支出(包括工資、薪金支出,福利支出等等)方面的變化。勞動成本通常占據了企業成本開支的極大佔比,所以勞動成本的變化會直接影響企業的利潤,也會對產品價格產生影響,多出的成本有機會因此轉嫁給消費者。
根據勞工統計局最新公布的季度美國雇傭成本指數,2025年第一季度的成本增幅與2024年第四季度相同。
4月30日的報告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成本上升了0.9%。以年同比數據來看,2025年第一季度的成本增幅為3.6%,較前四個季度的數字略有放緩:
2024年第四季:3.8%
2024年第三季:3.9%
2024年第二季:4.0%
2024年第一季:3.8%
截至2025年3月的12個月中,工資及薪金的增長速度為3.5%,也低於截至2024年3月的12個月期間的4.4%。然而,福利成本在同一時期的增幅則略為上升,從3.7%增至3.8%。
失業率會上升嗎?
雖然美國勞動市場仍具韌性,但已有放緩跡象。近期失業率上升,主要是聯準會為壓抑通脹而多次加息所導致的副作用。聯準會在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期間共加息11次。隨著通脹持續放緩,聯儲局亦已開始調整策略,以防止失業進一步上升。
聯準會已在2024年9月、11月及12月會議上先後降息,並在2025年1月會議上暫停調整利率,但也暗示可能在2025年內進一步減息。
延伸閱讀:美國減息對香港的影響
下一份就業報告何時發布?
下一份就業報告將顯示2025年5月的數據,預計將於6月6日發布。
MoneyHero或本網站關於證券、投資、稅務,會計或法律意見的內容,都不會構成任何買賣投資要約、招攬、建議或意見,亦不涉及任何公司、證券或基金的產品代言、推許或贊助。MoneyHero.com.hk之內容僅屬一般參考,並非個人化的投資建議,也不構成買賣證券的誘因。MoneyHero Global Limited及/或其分支機構不能,亦不會對任何資訊、特定投資項目之回報與可持續性,或資料來源的潛在價值,作出評估、驗證或保證其適當性、準確性或完整性。MoneyHero.com.hk可能透過本網站所提及的品牌或服務收取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