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必需消費品股票(Consumer Discretionary)屬於經濟周期性股票,與消費者可支配收入密切相關。當經濟景氣、消費信心回升,這類股票通常表現亮眼,讓投資者有機會從非必需支出的增長中受惠。
根據全球行業分類標準(GICS),股票市場劃分為11個主要板塊,當中包括必需消費品板塊及非必需消費品股票板塊,前者涵蓋食品與日常用品,而後者則涵蓋汽車、旅遊、奢侈品牌、娛樂及網購平台等業務。今次,MoneyHero 為你精選出截至 2025 年 4 月底,在美國標普 500 指數中表現最出色的五隻非必需消費品股票,讓你掌握市場走勢,作為投資參考。
updated: May 27, 2025
排名 |
股票名稱 |
股票代號 |
板塊 |
一年回報率(約) |
1 |
比亞迪股份 |
1211 |
新能源汽車 |
約90% |
2 |
美的集團 |
300 |
家電/消費電子 |
約82% |
3 |
金沙中國 |
1928 |
博彩及娛樂 |
約27.6% |
4 |
美團 |
3690 |
本地生活服務 |
約20% |
5 |
泡泡瑪特 (PopMart) |
9992 |
潮流玩具/零售 |
約18% |
簡單而言,非必需消費品是指在滿足基本生活所需後,消費者用來提升生活質素的商品與服務。當中包括電動車、精品手袋、郵輪旅行、網購平台、串流娛樂等。這些股票通常對經濟狀況敏感,在景氣擴張期表現較為突出,因此亦被稱為消費周期性股票。
雖然上面提到的非必需消費品股票回報亮眼,但在作出投資決定前,了解這個板塊的潛在優勢與風險仍然十分重要。
1. 低息環境表現強勁
非必需消費品公司主要依賴消費支出獲利,而低利率通常有助刺激消費。以 2008 年 12 月至 2015 年 12 月這段低息時期為例,Consumer Discretionary Select Sector SPDR Fund(代號:XLY)股價升幅超過 280%,跑贏標普 500 指數。
2. 品牌親切易懂
投資傳奇人物巴菲特常建議投資者應該只投資自己了解的公司。與原材料或工業板塊相比,非必需消費品板塊多由大家熟悉的品牌組成,例如知名的汽車、娛樂、時尚及零售公司,讓投資者更易理解其業務模式。
1. 經濟衰退風險高
顧名思義,「非必需消費」即指「非必要支出」,一旦經濟轉差,這類支出通常是最先被削減的。以 2008 年金融海嘯為例,Consumer Discretionary Select Sector SPDR Fund 跌幅超過 30%,與標普 500 指數表現相若。
2. 利率風險
雖然低利率有利推動非必需消費品股票表現,但反過來,高利率則可能帶來壓力。事實上,根據 GICS 分類,非必需消費品板塊的負債對股本比率是所有行業中最高的,意味著當借貸成本上升時,這些公司會首當其衝。
非必需消費品板塊(Consumer Discretionary)涵蓋多個與可選性消費有關的行業,當中包括汽車、服裝、家居用品、餐飲與零售等,屬於最受經濟周期影響的板塊之一。這些公司大多提供「想要」而非「必需」的商品與服務,因此在經濟景氣時表現亮眼,但於經濟下行時則相對承壓。
汽車及零件
汽車及零件行業是非必需消費品股票板塊中具代表性的子分類,深受投資者關注。根據全球行業分類標準(GICS)及香港恒生行業分類系統(HSICS),如比亞迪(1211.HK)、吉利汽車(0175.HK)、小鵬汽車(9868.HK)等香港上市的中國品牌,均被歸入「非必需消費品」板塊。雖然汽車在香港屬可選消費,並非日常生活必需,但其屬高單價耐用品,銷情往往受消費者信心、中產階層購買力及經濟周期所影響。因此,汽車股的表現可視為觀察消費動能及宏觀經濟走勢的重要指標之一
延伸閱讀:證券行邊間好?新手老手開戶終極指南
耐用消費品及服裝
耐用品與服裝行業是非必需消費品股票板塊中最貼近日常生活的細分類之一,涵蓋家具、家電、家居用品、裝修材料及服飾配件等。相關公司如小米(1810.HK)、美的集團(000333.SZ)、實惠(Pricerite)及日本城(JHC)等,均提供大眾熟悉且易於理解的產品,對初學投資者尤其友好。不過,由於這類產品屬「可選支出」,其需求較受經濟周期和消費信心影響。
同屬此分類的還有奢侈品與休閒用品板塊,包括六福珠寶(0590.HK)、周生生(0116.HK)、周大福(1929.HK)等知名珠寶品牌,以及國際運動服飾如 Nike、Adidas 等。這些股票表現與中國內地及本地的消費氣氛密切相關,當經濟景氣、消費信心提升時,整體板塊亦有望受惠。
消費服務
消費服務是非必需消費品股票板塊中與生活體驗和休閒活動最緊密相關的部分,涵蓋酒店、餐飲、健身及教育等子行業。代表性股份包括澳門博彩酒店如金沙中國(1928.HK)、美高梅中國(2282.HK),以及本地餐飲品牌太興集團(6811.HK)、譚仔國際(2217.HK)。
雖然健身品牌 Pure Fitness 和教育機構英基教育尚未上市,但其行業發展潛力仍值得關注。整體而言,消費服務板塊對旅遊復甦及消費氣氛特別敏感,是觀察本地及區內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之一。
零售
作為香港非必需消費品股票板塊的重要支柱,零售行業涵蓋範圍廣泛,從百貨、時尚服飾、電子產品到家居用品及電商平台,皆為投資者關注焦點。具代表性的本地上市公司包括珠寶零售龍頭周大福(1929.HK),以及早年完成私有化、旗下品牌仍活躍於市場的 I.T. 與崇光百貨。電子及家電零售方面,豐澤與百老匯多年來深植港人生活,而家品零售則有日本城、宜家等廣受歡迎品牌。
隨着線上消費趨勢增長,HKTVmall 母公司香港科技探索(1137.HK)積極發展電商業務,進一步推動本地零售板塊轉型升級。受惠於內地消費復甦、旅客回流及節慶檔期,零售股被視為部署「消費復甦」主題的核心配置之一,尤其適合看好本地與區內經濟回暖的投資者。
延伸閱讀:選股策略:五步調查攻略
如你希望投資非必需消費品股票板塊,首先需要開設一個股票交易帳戶。在香港,你可透過銀行、證券行或網上平台(如富途、耀才、輝立、雪盈等)開戶,並開始買賣港股或美股的相關股份或ETF。開戶後,你可考慮直接買入個別股票,或選擇以ETF(交易所買賣基金)形式投資該板塊。如你屬投資新手,亦可先了解基本投資知識,參考《股票投資入門攻略:116篇新手必睇買賣教學及心得》,幫助你制定更清晰的理財方向與策略。
選擇個別股票可讓你集中投資於具增長潛力的公司,如香港市場的比亞迪(1211.HK)、六福珠寶(0590.HK)或譚仔國際(2217.HK)等。不過,分散投資多隻個股不但價格門檻較高,亦需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公司基本面、行業趨勢及估值水平。
由於個別股票價格波動較大,部分財務顧問建議:單一股票的持倉比例不宜超過整體投資組合的10%,以分散風險並提高組合穩定性。
如果你想降低風險,又希望同時投資多間與非必需消費品有關的公司,可以考慮透過 ETF(交易所買賣基金)入市。這類基金會追蹤整個板塊的表現,通常涵蓋汽車、時尚、餐飲、娛樂和零售等行業的龍頭企業,讓你一筆過參與整體增長。
在香港,你可以透過券商投資以下涵蓋美股的非必需消費品 ETF,例如:
Consumer Discretionary Select Sector SPDR Fund(XLY)
Vanguard Consumer Discretionary ETF(VCR)
若你較關心中國市場,也可留意以下 ETF:
南方東英中國消費 ETF(3074.HK)
華夏中國消費領先 ETF(2823.HK)
ETF 的好處包括持股分散、管理費低,而且比投資個別股票更省時間,適合新手。不過,入市前仍建議查看基金的持倉分佈、年費率(Expense Ratio)及過往表現,確保符合你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
總結而言,非必需消費品股票板塊涵蓋多個與日常生活相關的行業,例如汽車、服飾、餐飲及零售等。當市場氣氛好轉、消費活動逐步增加時,這些板塊往往會受到關注,成為不少投資者尋求增長潛力的選擇。不過,由於板塊較受經濟變化影響,投資前應了解相關風險,亦可透過 ETF 分散投資以降低波動。想緊貼更多投資攻略與理財貼士,記得留意 MoneyHero Blog,以及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