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首10月接55宗旅遊保險投訴! 一文比較旅保條款細則
更新日期: 2025年11月18日
作者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

應注意旅遊保險受保範圍
例如,有投訴人於回港時遇行李延誤長達31小時,但因保單僅保障「抵達目的地」後的行李延誤,而回程到港不屬於受保範圍,因此未獲賠償。另一案例涉及旅程途中購買的機票因工業行動取消,投訴人認為應獲賠償,實則保單只保障旅程開始前已預訂的航班。
旅遊保險條款細則分析
消委會比較不同保險公司的旅遊保險條款,發現保障內容及不保事項因公司而異。常見問題如下:
-
行李延誤保障:大多數保險公司僅保障「目的地」的行李延誤,回程抵港後行李延誤並不屬於保障範圍;同時,保單只賠償合理及必要的衣物或用品費用,回港居所理論上已具備生活必需品。
-
航班延誤及取消:保單一般只賠償旅程開始前已預訂的航班,途中臨時購買的機票不在受保範圍;特定原因如工業行動所致的班機延誤或取消,需視乎航班預訂時間是否符合保單要求。
-
自駕遊保障:自駕租用車輛不屬公共交通工具,因天氣或路況受困並不適用於「旅程延誤」或「旅程阻礙」的保障。倘遇緊急救援,除非加購相關保障,否則一般旅保未涵蓋相關損失。
此外,保單條款設有專門的詞彙釋義,如「預訂旅程」需於旅程開始前購買並於受保期間使用;「旅程」則明確指由香港出發。條款定義直接影響消費者索償資格,理解不周易致爭議。
消委會建議消費者在選購旅遊保險時,應徹底比較不同保險計劃的保障範圍及不保事項,極具疑問者應於投保前向保險公司查詢,如自駕遊、高危或極限運動等行程安排。消委會亦建議業界增強條款透明度,於銷售頁面突出重要資訊,包括保障範圍、字詞定義及不保事項。投保後,消費者需保留所有保單及旅程消費紀錄,以便日後索償時作證。
特別是自駕及特殊活動安排,消委會指出消費者可考慮加購碰撞損害豁免險、第三者責任險或提供緊急道路救援的專項旅保計劃,以免保障不足。
若消費者對保險公司的索償決定不滿,可向消費者委員會、保監局(IA)或保險投訴局(ICB)尋求協助。保監局負責監管保險公司及中介人,其網站備有登記冊,懷疑違規可作投訴;索償爭議則由保險投訴局審理。遇上複雜爭議時,消費者宜保留完整證據,積極尋找具權威的調解途徑。
相關文章
關於作者
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