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股市介紹:什麼是海峽時報指數?
更新日期: 2025年8月22日
新加坡經濟穩健、國際貿易政策開放,匯聚一眾優質的上市公司,因此新加坡股票市場向來深受海外投資者歡迎。而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STI),便正是衡量新加坡股市表現的最關鍵指標,相當於香港恒生指數、英國富時指數、德國DAX指數等。以下為你介紹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包括其成分股、平均回報,以及投資海峽時報指數的一些常見問題。

作者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

海峽時報指數有哪些成分股?
海峽時報指數由45家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頂級企業組成,當中有不少港人也耳熟能詳的公司,包括星展銀行、華僑銀行、新加坡航空等。海峽時報指數的成分股具有較高的市值和良好的流動性,指數的成分股亦會定期進行審核(通常為半年一次),以確保指數能夠準確反映市場的真實狀況。以下是一些海峽時報指數成分股的例子:
-
星展集團(DBS Group Holdings)
-
華僑銀行(Oversea-Chinese Banking Corp)
-
大華銀行(United Overseas Bank)
-
新加坡電信(Singtel)
-
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
-
吉寶企業(Keppel Corp)
-
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Holdings)
比較香港熱門投資戶口
無論你想開股票戶口/投資戶口,定係證券戶口,MoneyHero幫你比較股票開戶收費,助你找出最佳證券行推薦。
海峽時報指數衡量什麼?
海峽時報指數主要衡量新加坡股市中30家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強的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該指數的波動能反映市場對這些頂尖企業的盈利表現、甚至是整個新加坡經濟前景的信心。海峽時報指數的數值是根據各成分公司的市值計算得來的,指數內每家公司均佔有特定比重,市值較大的公司,在指數中所佔的比重亦會較高。
延伸閱讀:選股策略:五步調查攻略
如何投資新加坡股票市場
投資者主要可以透過以下兩種方式投資新加坡股票市場:
投資新加坡股票市場的方式
購買海峽時報指數ETF是風險和門檻均較低的投資方式,由於海峽時報指數本身已經包含30間頂尖新加坡公司的股票,有助分散風險。目前市場上有兩隻主要的海峽時報指數ETF,分別為SPDR海峽時報指數ETF (ES3) 和日興資產管理海峽時報指數ETF (G3B)。這些ETF的目標是盡可能複製海峽時報指數的表現,投資者只需購買ETF的單位,即可間接持有一籃子指數成分股,實現分散投資。
延伸閱讀:證券行邊間好?新手老手開戶終極指南
海峽時報指數的平均回報率
截至2025年初,海峽時報指數在過去5年的年化平均回報率約為56%。與之相比,香港恒生指數的5年平均回報率約為2.6%、日經225指數為75.6%、韓國KOSPI為34.05%、標普500為94.7%。雖然表現屬於中規中舉,但海峽時報指數的表現較為穩定,過去跌幅最大的兩次分別為2008年金融風暴及2020年新冠疫情。對於想尋找穩健投資市場的人來說,海峽時報指數也是個相當值得考慮的選擇。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是一個歷史平均值,並不能保證未來的回報。例如,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年度回報率從-8.1%到23.5%不等。投資者在參考歷史回報率時,應考慮自身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能力以及市場的周期性波動。
精選推薦:8大股票投資戶口,助你輕鬆投資各類資產
產品 | ||||
---|---|---|---|---|
相關文章
獲取更多精明理財貼士
立即訂閱,我們將發送與你最相關的財經文章以及其他實用方法到你的電郵,助你更有效管理財富。
關於作者

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