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投資策略

對於剛開始投資的人來說,投資似乎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在香港金融市場中有眾多選擇,確定如何分配資金需要深思熟慮。無論你是希望增加財富的年輕專業人士,計劃退休的職場人士,還是希望分散現有投資的人,了解基本投資策略都至關重要。

在深入特定投資方法之前,請考慮問自己一些基本問題:你想實現哪些財務目標?你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取得這筆錢?你對投資價值波動的接受程度如何?你準備投資多少金額?這些問題的答案將幫助指導你選擇投資策略。

Moneyhero Team

written_by 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

updated: Apr 24, 2025

什麼是投資策略?

投資策略是一種結構化方法,指導你如何選擇和管理投資組合中的資產。有效的策略有助於實現財務目標,同時以符合你舒適閾值的風險水平增加財富。你選擇的策略影響從你選擇哪些資產到如何處理資產的買賣的一切。

在香港充滿活力的金融環境中,考慮到市場既受本地經濟因素又受國際影響的影響,擁有明確的投資策略尤為重要。明確定義的策略為即使在市場條件變化時也能做出一致決策提供了框架,幫助你避免可能損害長期財務目標的衝動反應。

9種流行的投資策略

香港投資環境提供了多種建立財富的方法。以下是投資者常用的九種策略,每種策略都有獨特的特點,適合不同的投資者檔案和目標。

1. 從新的或現有的退休賬戶開始

在香港,強制性公積金(MPF)制度為退休計劃提供了基礎。如果你受僱,你和你的僱主都會向你的MPF賬戶強制性供款,通常各為你相關收入的5%(每月上限為1,500港元)。

雖然MPF參與是強制性的,但該計劃在其框架內提供投資選擇。大多數MPF計劃提供各種基金選項,從保守到進取增長基金。了解這些選項並將它們與你的退休時間表保持一致是投資規劃的重要第一步。

對於那些希望在MPF之外尋求額外退休保障的人,你可以考慮開設專門用於退休目標的獨立投資賬戶。這允許比較有限的MPF選項更靈活的投資選擇和潛在更高的回報。

準備開始投資?我們精心挑選了最佳投資戶口,幫助你篩選選項並找到適合你的賬戶。

比較香港熱門投資戶口

最低單筆手續費
港元 0
最低開戶資金要求
港元 10,000.00
佣金
n_a
eligible_rewards (2)
最低單筆手續費
港元 0
最低開戶資金要求
港元 10,000.00
佣金
n_a
eligible_rewards (4)
最低單筆手續費
港元 0
最低開戶資金要求
港元 10,000.00
佣金
n_a
eligible_rewards (2)
最低單筆手續費
港元 12
最低開戶資金要求
港元 10,000.00
佣金
n_a
eligible_rewards (2)
最低單筆手續費
HK$ 0
最低開戶資金要求
HKD 10,000.00
佣金
0.29%
eligible_rewards (2)
最低單筆手續費
HK$ 0
最低開戶資金要求
港元 10,000.00
佣金
HK$ 0
eligible_rewards (3)
最低單筆手續費
港元 0
最低開戶資金要求
港元 10,000.00
佣金
無佣金及平台費
eligible_rewards (5)
最低單筆手續費
港元 18
最低開戶資金要求
港元 10,000.00
佣金
0.20% - 0.30%

2. 買入並持有投資

買入並持有是一種長期投資策略,投資者購買他們認為將在數年或數十年內表現良好的資產,無論短期市場波動如何。這種方法在香港廣泛實行,特別是專注於在香港交易所(HKEX)上市的穩定藍籌股的投資者。

該策略需要在選擇具有強大基本面的優質投資時進行研究,但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與頻繁交易相關的時間和交易成本。許多香港投資者將這種方法應用於已在各種經濟週期中展示出韌性的成熟公司,如滙豐控股(0005.HK)、長和(0001.HK)或友邦保險集團(1299.HK)。

長期持有投資不僅能節省頻繁交易的時間,時間拉長來看,其回報往往更勝頻繁交易策略。

3. 主動型投資

主動型投資者偏好較高頻率及機會主義的交易方式,旨在捕捉市場波動獲利。股票交易員通常會運用技術分析(通過研究成交量、價格走勢等歷史市場數據)來預測價格走向。主要交易策略分為價格導向策略,包括波段交易 (Swing trade)、價差交易等;動能策略(Momentum investing),識別並跟隨當前市場趨勢,利用市場情緒獲利;事件驅動策略(event-driven strategies),把握企業變動(如併購交易)或特殊事件(如企業破產申請)期間的定價差異。

雖然主動投資潛在可能產生比被動方法更高的回報,但它需要大量時間投入,通過頻繁交易產生更高的交易成本,

4. 平均投資法

市場時機選擇的最大挑戰在於能否持續準確判斷入市時機。對於那些希望找到良好入市點卻不願冒險嘗試預測市場時機的投資者來說,平均成本法(Dollar-Cost Averaging)可能是更合適的策略。採用這種方法,你無論市場條件如何,都會定期投資固定金額。例如,你可能每月投資5,000港元到追蹤恒生指數的指數基金中。

這種有紀律的方法意味著當價格較低時,你自動購買更多股票,而當價格較高時,你購買較少,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降低你的每股平均成本。長期而言,這種策略不僅能幫助投資者獲得更理想的平均入市價格,還能有效降低市場波動對投資組合的衝擊。

延伸閱讀:什麼是牛市和熊市?如何判決斷牛市熊市?

5.指數投資

在投資領域中,除了有主動與被動的投資策略外,基金產品本身也有主動型與被動型之分。投資者普遍會選擇共同基金指數基金交易所買賣基金(ETFs)來構建投資組合,因為這些基金產品能讓投資者透過單一投資工具,同時持有包含股票與債券在內的多種證券。這種投資方式讓投資者得以享受分散投資帶來的好處,將投資風險分散於眾多證券之中,從而有效平衡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

指數投資在香港越來越受歡迎,這種策略涉及投資於追蹤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或國際指數如標普500指數等市場指數表現的基金。

香港投資者可以通過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獲得指數投資,如追蹤恒生指數的盈富基金(2800.HK)。與主動管理的基金相比,這些被動工具通常提供較低的管理費。指數投資減少了與個別股票選擇相關的風險,對於缺乏時間或專業知識分析個別證券的投資者特別有吸引力。

6.增長投資

增長型投資是指購入那些未來增長速度有望高於平均水平的新興企業股票。這類公司通常擁有競爭對手難以複製的獨特產品或服務。雖然增長股絕非穩賺不賠,但其吸引力在於若業務成功起飛,其價值增長速度可能遠超成熟企業股票。增長型投資者願意為這些股票支付溢價,以換取其強勁的未來增長潛力。

新科技企業往往屬於此類別。舉例來說,若投資者認為置業人士將逐漸從傳統銀行轉向提供簡化申請流程的網上按揭貸款機構,便可能會投資於他們認為將在該市場佔主導地位的貸款平台。

香港的增長投資者可能專注於在主板或創業板上市的新興公司,以及展示出實質性增長軌跡的成熟公司。科技、醫療保健和消費者服務等行業經常吸引本地市場的增長投資者。香港與中國內地廣闊市場的接近創造了獨特的增長機會,但也需要了解兩個市場的獨特特徵。

延伸閱讀:【股票投資入門教學】從 0 到 1,掌握股票市場賺錢秘訣

7. 價值投資

由巴菲特等投資大師倡導的價值投資,堪稱投資策略中的「尋寶法」。價值投資者通過買入他們認為被低估且具長期增長潛力的股票,期待這些公司在未來數年實現真正價值時獲取回報。這種策略通常需要投資者積極參與,持續關注市場動態和新聞,以發掘在不同時期被低估的股票。

例如當一家歷史悠久的汽車公司因推出失敗新車型導致股價下跌時,價值投資者可能會趁低吸納其股份——前提是他們認為這只是暫時失誤,公司終將恢復元氣。

價值投資被視為逆向策略,因為投資者往往逆市而行,投資於當前不受市場青睞的股票或行業。部分價值投資者更進一步,不僅投資於價格較低的股票和行業,還特意尋找市場上最廉價的投資目標。

價值投資需要耐心和對財務報表、競爭定位和管理質量進行徹底分析。採用此策略的香港投資者通常尋找具有一致股息歷史、合理市盈率和強大資產負債表的公司作為初步篩選標準。

8. 收入投資

此投資策略能協助投資者達成特定財務目標,例如創造穩定收益流。不少投資者會採用收益型投資策略,特別是在過渡至退休階段時,增加被動收入,以此補貼生活開支。

市場上存在多種能產生收益的投資工具,包括:派息股票、債券與定期存款階梯組合及房地產投資。

收入投資專注於建立一個通過股息、利息或其他分配產生定期現金流的投資組合。這種方法在香港的退休人士或即將退休的人中特別受歡迎,他們尋求補充其定期收入。

香港提供眾多以收入為中心的投資選擇,包括高股息股票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和各種債券工具。提供固定被動收入替代,風險一般低於股票。

9. 社會責任投資

社會責任投資(SRI),也稱為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投資,隨著投資者越來越多地考慮其投資的更廣泛影響。氣候變化和種族平等這類社會議題正深刻影響日常生活。社會責任投資(SRI)旨在創造社會正面改變的同時獲取投資回報。SRI投資者除了考量投資表現,更會審視企業的商業行為與收入來源,確保其符合個人價值觀。部分投資者會採用「排除法」實踐SRI原則,拒絕投資違背道德標準的企業股票,例如避開所謂「罪惡股」或煙草、酒精相關企業。另一些投資者則會主動將資金投入關注議題,如可再生能源企業。

香港的金融生態系統已通過各種專注ESG的投資產品響應這一趨勢。香港交易所已加強上市公司的ESG報告要求,對於對這種方法感興趣的香港投資者,選擇包括專門的ESG基金、綠色債券和具有強大可持續性實踐的個別公司。

無論你選擇哪種特定策略,幾個基本原則適用於在香港金融市場投資。了解這些核心概念將幫助你構建與你的個人情況和目標保持一致的投資組合。

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

投資時間範圍顯著影響適當的策略選擇。對於長期目標如退休(通常在10年以上),香港投資者通常可以通過將更多資金分配到以增長為導向的投資如股票和股權基金來接受更大的波動性。延長的時間框架允許從市場低迷中恢復,同時捕捉增長潛力。

對於中期目標(3-10年),如為物業首期儲蓄(在香港昂貴的房地產市場中常見的目標),混合增長和穩定性的平衡方法可能是適當的。這可能包括股票、債券和現金等價物的多元化投資組合。

短期財務目標(3年以下),如建立應急基金或為即將到期的教育費用儲蓄,通常需要優先考慮資本保值的保守方法。具有短期投資者通常利用定期存款、貨幣市場基金或短期債券基金,以最小化波動性,同時保持流動性。

香港的金融機構通常提供為不同時間框架的投資產品,從短期需求的貨幣市場基金到退休計劃的MPF計劃,以供選擇。

低風險與高風險投資策略

風險容忍度在投資者之間顯著不同,應該影響策略選擇。香港提供跨風險範圍的投資選擇,從政府支持的工具到投機性增長股票。

較低風險的方法通常強調資本保值和穩定回報。尋求較低風險的香港投資者可能專注於政府債券、銀行定期存款、藍籌股息股票和高質量公司債券。雖然這些通常產生更適度的回報,但它們在市場動盪期間提供更大的穩定性。


高風險投資策略主要追求增長潛力,投資者需承受較高市場波動以換取潛在的超額回報,常見投資標的包括新興科技公司、小型股以及生物科技等專業領域。這類策略通常適合投資期限較長且能夠承受劇烈市場波動的投資者。

就香港市場實際情況而言,多數投資者更適合採取兼顧增長機會與投資穩定性的平衡策略。投資者必須清楚評估自身的財務風險承受能力與心理上對市場波動的耐受程度,這兩項關鍵因素將直接影響投資策略的可持續性與成效。

自己動手與聘請專業幫助

香港投資者可選擇自主投資或尋求專業協助,這取決於其金融知識、時間投入及決策偏好。自主投資能完全掌控決策並節省諮詢費用,本地券商平台提供的進階工具更讓組合管理更高效且成本低廉,適合具備足夠專業知識和時間精力的投資者。

專業服務涵蓋傳統財務顧問與機器人顧問兩大類型:前者提供個性化組合管理與建議,年費約1-2%或收取佣金;後者透過算法構建組合,年費僅0.3-0.8%但定制化有限。實踐中,不少投資者採用混合模式——自主操作基礎投資,在退休規劃、稅務優化等複雜領域尋求專業支持。隨著資產規模擴大,專業建議的價值往往顯著提升,尤其在跨境稅務與家族財富傳承方面。

需強調的是,無論選擇何種方式,持之以恆的投資紀律、耐心持有與持續學習才是成功關鍵。香港市場雖機遇豐富,但需配合同步個人財務目標的策略思維與嚴格執行。

獲取更多精明理財貼士

獲取更多精明理財貼士

立即訂閱,我們將發送與你最相關的財經文章以及其他實用方法到你的電郵,助你更有效管理財富。

立即訂閱

about_the_author

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