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有效管理資產與股票?深入了解投資組合管理

更新日期: 2025年8月22日

想讓資產和股票投資更有策略地增值?無論你是剛起步的新手,還是已有經驗的投資者,投資組合管理都是理財規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能幫助你根據自身目標及風險承受能力,制定更穩健的資產與股票配置計劃。以下將為你簡單介紹投資組合管理的基本概念與常見策略,助你更有信心規劃未來,靈活應對資產及股票投資的不同階段。

Moneyhero Team

作者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

如何更有效管理資產與股票?深入了解投資組合管理

MoneyHero 小貼士

  • 投資組合管理涵蓋資產配置、多元化投資、資產再平衡及稅務效益等重要概念。

  • 管理策略主要分為兩類,分別是主動管理和被動管理。

  • 你可以選擇自行管理、使用智能投資顧問(robo-advisor),或委託專業投資經理代為管理。

  • 不同服務的收費差異頗大,部分平台提供免費管理功能,而部分專業服務則可能收取管理資產的1%或以上作為費用。

延伸閱讀:智能投資新世代:深入了解香港的自動化交易

何謂投資組合?

投資組合,簡單來說,就是你(或機構)所擁有的所有投資資產的總和,當中可以包括股票、債券、共同基金、房地產、加密貨幣、藝術品甚至其他收藏品。不一定要放在同一個帳戶,只要是你的投資項目,都算是你投資組合的一部分。

投資組合管理的定義

投資組合管理是一種根據你個人目標、投資年期和風險承受能力,所制定的整體投資策略。它不只是選擇買什麼股票或基金,更包括定期檢視和調整資產分布。你可以自己管理、交由專業人士處理,或使用自動化平台來協助管理,一切視乎你的需要和習慣。

投資組合經理做甚麼?

如果你喜歡親自管理自己的投資,其實不一定需要投資組合經理;但如果你希望採取較為輕鬆的方式,與專業人士合作可能會是更好的選擇。投資組合經理會根據客戶的財務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制定整體投資策略,並持續監察及調整投資組合,包括股票基金等,確保資產配置與市場變化同步。

若你選擇與實體投資組合經理合作,請留意他們是否擁有相關專業資格,例如是否為註冊投資顧問或認可財務策劃師(CFP®),並且務必確保他們履行受託人義務,即將你的最佳利益放在第一位。

主動型與被動型投資組合管理

投資組合管理主要有兩種策略:主動式管理與被動式管理。

投資組合管理的兩種策略

    主動型投資組合管理

    被動型投資組合管理

投資組合管理的注意事項

若希望令投資更具策略性,除了選擇合適的資產,亦需掌握有效的管理方式。以下幾個概念能協助你更有系統地規劃投資組合:

投資組合管理的注意事項

    資產位置(Asset Location)

    資產配置(Asset Allocation)

    多元化投資(Diversification)

    資產再平衡(Rebalancing)

    稅務效益(Tax Minimization)

    例子

如何管理個人投資組合?

投資組合管理的決策,主要建基於四個核心要素:個人目標、所需協助程度、投資時間,以及風險承受能力。掌握這幾方面,有助你制定更合適的投資策略。

管理個人投資組合的四個核心要素

    1. 訂立清晰的財務目標

    2. 選擇合適的協助方式

    3. 釐清投資時間表

    4. 評估風險承受能力

投資組合管理 vs 財富管理:有何分別?

不少人或會好奇:投資組合管理與財富管理究竟有何分別?事實上,兩者性質不同,涵蓋範疇亦有所差異。投資組合管理主要專注於客戶的投資資產,透過資產配置策略,在考慮風險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協助達成財務目標。而財富管理則屬於更全面的高階理財服務,除了包括投資管理,亦涵蓋遺產策劃、稅務安排、法律諮詢等內容,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整體財務規劃。

相關文章

獲取更多精明理財貼士

獲取更多精明理財貼士

立即訂閱,我們將發送與你最相關的財經文章以及其他實用方法到你的電郵,助你更有效管理財富。

關於作者

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