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配置如何影響的投資組合
更新日期: 2025年9月3日
在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投資者面對著無數的機會和挑戰。資產配置作為投資成功的關鍵因素,決定著投資組合的風險與回報。本文將深入探討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和投資策略,幫助在香港的投資環境中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作者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
主要資產類別有哪些?
資産配置是投資組合的宏觀視圖:你希望在投資組合中加入哪些資産類別,以及你希望在每個資産類別中投入多少資金?
資產類別就是相似投資項目的分組。廣義來說,主要的資產類別包括股票、債券和現金(或現金等價物,例如貨幣市場基金、定期存款或儲蓄帳戶)。
這些資產類別都能為你的投資組合帶來不同效益。 股票通常提供最大的長期增長潛力,但也可能使你面臨最大的風險。 債券可以平衡股票的風險並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現金也是一種資產類別,留有足夠的緊急資金或應急錢,當你遭受突如其來的困境,例如疾病、失業、家居維修等問題,都能夠應付;,或者讓你實現短期財務目標,例如置業首期首付。
若要用比喻來說明,可將資產配置想像成一輛汽車:股票如同引擎,為你的投資組合提供動力和前進動能;債券好比避震器,能吸收衝擊、緩和顛簸;而現金則像煞車系統,當你需要減速或完全停止時就會用到,用來避險。這些不同部件協同運作,幫助你更安全地駛向目的地(理財目標,如提早退休)。
資產配置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不同資產類別的走勢通常並不同步。透過投資於多元資產類別,投資者既能抵禦市場波動,又能保持操作靈活性——特別是在需要變現獲取現金時。例如股票與債券在歷史上往往呈現反向走勢:當股市下跌時,急需現金的投資者可出售債券持倉,靜待股票市場回暖後再處置股票資產。
投資組合的資產配置風格常以風險偏好來劃分。進取型組合會配置更高比例的股票,相應降低債券與現金比重;而保守型組合則減少股票倉位,增加債券與現金配置比例。
比較香港熱門投資戶口
無論你想開股票戶口/投資戶口,定係證券戶口,MoneyHero幫你比較股票開戶收費,助你找出最佳證券行推薦。
如何選擇最佳資產配置?
資産配置沒有完全正確或錯誤之分,但你確實希望根據自己的情況和需求確定最佳投資組合——我們所説的“需求”是指你的目標、年齡和風險承受能力。
在制定資產配置策略時,最好不要單獨考慮這些需求,而是要綜合評估,確保你的投資方式同時符合目標和時間規劃。
按目標釐定資產配置
開始規劃時,先想清楚你的投資目的和資金需求時間。如果你正在為兩年後的婚禮存錢,可能就不該把錢投入股票或債券,而是應該以現金或現金替代品為主。你總不會想在婚禮當天發現市場波動把你的婚宴預算都賠光了吧。
如果是比較長期的目標,比如15或20年後想提早退休,就可以考慮更積極的投資方式,希望讓資金快速增長,讓這個夢想更容易實現。
按年齡釐定資產配置
從年齡角度來看投資期限(即達成目標前的可投資時間長度)是另一種思考方式。
如果你爲孩子的大學教育儲蓄,孩子的年齡決定了資産分配。對於蹣跚學步的孩子來説,激進的配置是合適的,因爲畢業還有 10 多年——你可能會對使用高收益資産(如股票)感到滿意,因爲短期下跌可能不會破壞你的目標。隨着孩子的成長,他們的分配應該逐漸變得更加保守,因爲他們接近需要使用這些資金的時間。
若你正在為孩子的教育基金儲蓄,資產配置就該根據孩子年齡來調整。對幼兒來說,由於離上大學還有10年以上,採取積極型配置是合適的——你可以放心配置高收益資產(如股票),因為短期波動不太會影響長期目標。隨著孩子成長,當接近需要使用這筆資金時,配置就該逐步轉向保守型。
若你正在為退休儲蓄,可以根據當前年齡與計劃退休年齡來規劃。假設距離退休還有30多年,多數理財顧問會建議將投資組合的大部分配置在股票。因為你有更長時間能度過市場波動,這段期間的主要目標就是讓資產增長。
當你接近退休年齡準備離開職場時,許多顧問會建議轉向更保守或低風險的配置。但與普遍認知不同的是,退休當天並不需要把全部資產轉為債券和現金。要記住,退休不是終點——這可能是長達30年或更久的階段。在這段期間,你仍需要讓資金持續增長,這可能意味著仍需保持一定的股票配置比例。
延伸閱讀:擔心退休儲備不足?4大方法幫你計出香港退休所需金額!
按風險承受能力釐定資產配置
另一個關鍵考量是你的風險承受能力。要獲得回報就必須承擔風險,但若超出你能負擔的範圍,很容易導致衝動決策。你可能會因為看到財經新聞上閃現的股價下跌(紅色數字)就急著退出市場——這正好與「趁低吸納」的投資原則背道而馳。
風險承受能力也可能取決於你的投資組合如何跟踪你的目標。如果你已經存下了比你所需的更大的儲備金,你可能願意承擔更多風險,因爲與退休後僅夠生活的人相比,你更容易承受潛在的損失。或者,擁有較大緩衝的人可能更願意非常保守地保留他們已經擁有的資産,因爲他們幾乎不需要資産進一步增長。
風險承受度也取決於投資組合與目標的進展狀況。若你已累積遠超所需的退休儲備,或許願意承擔更高風險,因為比起剛好夠用的人,你更能承受潛在虧損。反之,擁有豐厚儲備的人也可能選擇極保守策略來守成,畢竟他們已不太需要資產繼續增長。
簡易的資產配置計算
有些投資者會遵循「100法則」來決定資產配置。這個經驗法則建議用100減去你的年齡,來決定投資組合中股票的比例。舉例來說,40歲的人應該在投資組合中配置60%的股票(100減去40等於60)。不過,由於近年來平均壽命延長,部分理財顧問認為改用110或120來減去年齡,會是更符合現今情況的計算方式。
此外,另一種簡單的股債平衡策略,根據風險偏好,將資產分配於股票和債券兩大類。典型配置如:
-保守型:20%-30%股票,70%-80%債券
-均衡型:40%-60%股票,40%-60%債券
-增長型:70%-100%股票,0%-30%債券
根據市場情況,並定期進行再平衡以維持目標比例。
生命週期投資法則根據投資者不同年齡階段調整股票、債券、現金及房地產的配置比例,年輕投資者可承擔較高風險,配置較多股票;年長者則逐步增加債券和現金比重以降低波動。投資者也可納入房地產等其他資產類別以分散風險。
下一步
當你確立理想的整體投資組合配置後,就可以進一步規劃每個帳戶的資產分配。不同帳戶其實不需要採用相同的配置比例。舉個例子,對投資期限較長的退休帳戶採取較積極的策略是合理的。
在確定每個帳戶的資產配置後,接下來就能著手進行資產層級的分散投資。你可以在每個資產類別中,依照地域、產業和市值(公司規模)來挑選股票,或是將債券按長短期、發行機構類型和地區來分配,這就是所謂的分散投資。你甚至可以用階梯式策略配置債券,購買不同到期日的債券,這樣當利率上升時就能轉換到更有利的利率。
在每個資產類別中進行分散投資,能大幅降低風險同時保持潛在回報。與其只買一支大型股就當完成該類資產配置,不如選擇買入多支大型股,或是更理想的做法——投資大型股共同基金或指數基金。
請記住,你的投資組合的資産配置不應是一成不變,因爲你的需求可能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你需要定期重新審視你的投資組合,以確保資産配置繼續適合你的情況。
此外,隨着市場的變化,你的配置比例也會自然改變。如果股票市場表現良好,你對股票的配置可能會增加並成爲投資組合中更大的比例。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你可以考慮重新調整,或使你的投資組合恢複到你的目標配置水平。
»準備開始投資:我們精心挑選了最佳投資戶口,幫助你篩選選項並找到適合你的賬戶。
相關文章
2025年精選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分析及投資攻略
交易所買賣基金(ETF) [https://www.moneyhero.com.hk/zh/investment/blog/%E8%82%A1%E7%A5%A8%E6%8A%95%E8%B3%87%E6%96%B0%E6%89%8B%E6%94%BB%E7%95%A5-%E8%AD%89%E5%88%B8%E6%89%80%E4%B8%8A%E5%B8%82%E5%9F%BA%E9%87%91-etf]近年越來越受香港投資者關注,因為它提供了一個簡單又實惠的方式,讓大家透過一隻證券就可以投資一籃子資產,無論是股票、債券,還是商品,通通一網打盡,真正做到一鍵入場、多元分散。 相比起,傳統互惠基金,ETF 可以在交易所即時進行買賣,價格由市場決定,靈活度高之餘,透明度亦相當高。投資者可以選擇追蹤特定指數、行業,甚至指家投資主題(例如科技、環保或新興市場),靈活配搭投資組合。 對香港投資者來說,ETF 入場門檻相對較低,交易方式與買賣股票一樣,簡單直接,而且費用通常比主動式基金低,特別適合新手或者想輕鬆分散投資風險的朋友。下文將帶你一步步了解香港如何投資 ETF,當中包括熱門基金推介、ETF 類型大拆解,以及它們的優勢與風險,助你做出精明投資決定。
獲取更多精明理財貼士
立即訂閱,我們將發送與你最相關的財經文章以及其他實用方法到你的電郵,助你更有效管理財富。
關於作者

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