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組合:何謂投資組合?以及如何構建一個良好的投資組合
更新日期: 2025年8月22日
在現今多變的市場環境下,「投資組合」成為每位投資者必須認識的核心概念。無論你是新手還是資深投資者,建立一個多元化且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都是實現財務目標和分散風險的關鍵。本文將介紹投資組合的定義、風險承受能力的關聯,以及如何逐步構建一個理想的投資組合,並提供本地化的投資組合推薦。

作者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
股票戶口實測:富途證券|盈透證券|老虎證券|uSMART 盈立證券|華盛証券|長橋證券|StashAway|Syfe|漲樂全球通-華泰國際|微牛證券
投資組合的定義
投資組合是指投資者根據自身的財務目標、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期限,將資金分配到不同類型的資產上,如股票、債券、基金、現金、不動產等,藉此分散風險並提升回報潛力。在香港法規中,投資組合可包括證券、存款證及其他由認可機構發行的金融產品。
投資組合與風險承受能力
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都不同,會受到年齡、財務狀況、投資經驗及心理因素影響。風險承受能力愈高,投資組合中可配置較多高風險、高回報資產(如股票);相反,風險承受能力較低者則應以穩定、低風險資產(如債券、貨幣市場基金)為主。了解自己的風險屬性,是構建理想投資組合的第一步。
延伸閱讀:智能投資新世代:深入了解香港的自動化交易
如何構建投資組合
1. 決定你需要多少協助
投資者可選擇自主管理投資組合或尋求專業協助。自主管理需要投入時間研究市場和個別證券,適合有經驗的投資者。若選擇專業協助,香港市場提供多種選擇,包括私人銀行服務、獨立財務顧問(IFA)以及智能投顧平台等。這些服務的收費模式各異,從按資產規模收取年費到按交易收取佣金不等。
2. 選擇一個能助你達成目標的戶口
投資者有多種賬戶類型可選擇。證券賬戶是最基本的,可通過傳統券商或線上平台開立。強積金(MPF)賬戶是香港強制性退休儲蓄計劃的一部分。此外,還有專為長期儲蓄設計的投資相連保險(ILAS)產品。選擇賬戶時需考慮費用結構、投資選項和流動性需求。香港證監會(SFC)持牌平台通常提供較高的投資者保障。
比較香港熱門投資戶口
無論你想開股票戶口/投資戶口,定係證券戶口,MoneyHero幫你比較股票開戶收費,助你找出最佳證券行推薦。
3. 根據你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投資項目
創建投資組合時要考慮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你的個人風險承受能力,指你接受投資損失以換取獲得更高投資回報的能力。
你的風險承受能力不只與你離退休等財務目標還有多少時間有關,還與你在心理上如何看待市場的漲跌有關。如果你的目標是很多年以後的事情,就有更多的時間來度過那些高點和低點,這將讓你更好利用市場的總體上升趨勢。
在開設了一個投資賬戶後,你需要用你想要投資的實際資産填滿你的投資組合。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投資類型及其相關風險。
股票
港股市場提供廣泛的投資選擇,從藍籌股如騰訊(0700.HK)、匯豐(0005.HK)到中小型成長股,投資者還可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投資A股市場。股票通常提供較高潛在回報,但波動性也較大。
延伸閱讀:什麼是ETF?在香港如何投資ETF?
債券
市場上的債券選擇包括政府債券(iBond)、公司債券和點心債(離岸人民幣債券)。債券通常提供較穩定收益,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香港金融管理局定期發行外匯基金票據,為投資者提供低風險選擇。
延伸閱讀:【債券基金】派息基金風險及好處 + 收息債券基金2025
互惠基金
你可以投資多種不同類型的互惠基金。互惠基金相對於購買個股的普遍優勢在於,它能即時為你的投資組合實現多元化。互惠基金讓你一次性投資一籃子證券,這些證券由股票或債券等投資組成。儘管互惠基金帶有一定風險,但總體而言,其風險程度通常低於個股。部分互惠基金屬主動管理型,但此類基金往往收費較高,且較難較被動管理型基金(即常見的指數基金)實現更優的回報。
延伸閱讀:首次置業 | 首置有何需要注意的事項嗎?15個小貼士
指數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旨在追蹤特定市場指數(如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表現。由於無需基金经理actively挑選投資項目,這類投資工具的收費通常低於主動管理型基金。ETF 與指數基金的主要區別在於,ETF 可像個股一樣在交易所內整日-active 貿易,而指數基金的買賣價格僅在交易日結束時設定。
若你期望投資能對投資組合之外的領域產生影響,可考慮影響力投資。這種投資風格是依個人價值觀選投資項目。例如,某些環保基金僅涵蓋低碳排放企業;另有基金專注投資於女性領導層比例較高的企業。香港認可的互惠基金涵蓋各種資產類別和地區,從全球股票基金到特定行業主題基金。這些基金由專業經理管理,適合希望分散投資但沒有時間研究個別證券的投資者。投資前應仔細閱讀基金說明書,了解費用結構和投資策略。
延伸閱讀:ETF vs 指數型基金:主要分別
4. 確定最適合你的資產配置
你知道自己主要想投資基金、一些債券以及少數個股,但具體每種資產類別該配置多少呢?投資組合中不同資產類型的分配比例稱為資產配置,這取決於你的風險承受能力。
你或許聽過一些關於股票與債券資金分配的建議。常見的經驗法則是用 100 或 110 減去你的年齡,來確定投資組合中應投入股票的比例。例如,你 30 歲,這些法則建議股票配置比例為 70% 至 80%,債券則佔 20% 至 30%。到了 60 歲,股票與債券的配置比例則轉為 50% 至 60% 對 40% 至 50%。
從頭構建投資組合時,參考示例投資組合(見下文)可以為你提供框架,指導你如何分配自身資產。以下是激進型、中間型和保守型投資組合的构建示例。
資產配置是投資組合構建的核心環節。傳統的60/40股債配置可能適合中等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但香港投資者還可考慮加入其他資產類別如REITs或黃金來進一步分散風險。香港大學金融學研究顯示,適當的資產配置可以解釋投資組合長期回報的90%以上。投資者應根據自己的財務目標、時間跨度和風險偏好來確定配置比例。
延伸閱讀:資產配置如何影響的投資組合
投資組合類型
積極型投資組合適合風險承受能力高且投資期限長的投資者,而保守型投資組合則更適合風險承受能力低且投資期限短的投資者。
5. 根據需要重新平衡你的投資組合
隨著時間推移,你所選的資產配置可能會失衡。若你其中一隻股票的價值上漲,可能會打亂投資組合的比例。再平衡是將投資組合恢復原有構成的方法。(如果你使用的是智能投顧,那麼大概率無需擔懮此問題,因為智能投顧會根據需要自動為你再平衡投資組合。)一些投資產品甚至可以自行再平衡,例如目标日期基金,這種共同基金會隨時間自動再平衡。
一些顧問會建議定期再平衡,例如每六個月或十二個月一次,或者當你其中一類資產(如股票)的配置比例偏離預設百分比(如 5%)時進行再平衡。例如,倘若你的投資組合中原先股票占 60%,而今上漲至 65%,那麼你可能需要賣出部分股票或投資其他資產類別,直至股票配置比例回落至 60%。市場波動會導致投資組合偏離最初的資產配置。香港投資者應定期(如每半年或每年)檢查投資組合,並進行必要的調整以維持目標配置。重新平衡可以通過買賣資產或調整新增資金的投資方向來實現。在香港稅制下,資本增值通常無需繳稅,這使得重新平衡的稅務成本相對較低。
精選投資戶口
立即了解IB盈透開戶:低成本交易+無需最低存款!
證券開戶優惠
投資者可透過美股戶口,直接投資於心儀的美股及ETF,經MoneyHero開戶更有額外優惠!
精選推薦:10大股票投資戶口,助你輕鬆投資各類資產
產品 | ||||
---|---|---|---|---|
相關文章
關於作者

Moneyhero Team
MoneyHero 屬於你的理財專家,同你分享投資攻略、理財小貼士,一齊面對財務問題,助你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