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強積金扣稅點填?自願性供款扣稅上限有幾多?
更新日期: 2025年10月16日

強積金扣稅2025最新規則
香港稅務局明確規定,部分強積金供款可享扣稅優惠,但並非所有供款都計算在內。要正確報稅,必須先分清楚哪類供款屬於「可扣稅」範圍。
所有強積金供款都可以扣稅?
並不是所有強積金供款均可享有扣稅優惠。根據2025年最新稅務規定,只有以下兩類供款可以享受稅務扣除:
強制性供款扣稅(Mandatory Contributions)
每名受僱人士須按月薪強制供款(通常為入息的5%,上限為HK$1,500/月),每年最高可申請扣稅港幣18,000元。此部分屬於必須供款,並已自動計入報稅扣除額。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
自2019/20課稅年度起,政府推出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鼓勵市民額外為退休作準備。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指的是「納稅人自願額外繳存且符合條件存入TVC帳戶的供款」,該供款與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合計,每年扣稅上限為60,000港元。
不屬於強積金扣稅的範圍的強積金供款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自願性供款都能享受扣稅優惠,只有「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才可享有扣稅優惠,僱員自願性供款(EEVC)及特別自願性供款(SVC)並不計算於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內。
僱員自願性供款(EEVC)
員工可選擇在強積金戶口中額外自願供款,由僱主從員工薪金中額外扣起,直接存入強積金帳戶,雖然有助增加退休儲備,但 EEVC 並不能扣稅。
特別自願性供款(SVC)
由成員自行向受託人繳交,不受薪金限制。與EEVC一樣,SVC 亦不符合稅務扣減條件。適合想靈活加碼退休儲備,或想把強積金當成長期儲蓄戶口的人士。
強積金自願性供款比較|EEVC、SVC、TVC
強積金的自願性供款可分為三大類,分別是僱員自願性供款(Employee Voluntary Contributions, EEVC)*、特別自願性供款(Special Voluntary Contributions, SVC)及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ax Deductible Voluntary Contributions, TVC)。
自願性供款種類 |
開立方法 |
供款安排 |
稅務優惠 |
轉移安排 |
提取條件 |
僱員自願性供款(EEVC) |
僱員額外供款至現任僱主的強積金計劃內 |
供款額需與收入掛鈎 須定期定額供款 |
不設稅務優惠 |
受計劃條款限制,或在離職後方能轉移 |
受計劃條款限制,或要在離職後方能提取 |
特別自願性供款(SVC) |
自行選擇強積金計劃及辦理開戶手續# |
金額無須與收入掛鈎 可不定期、不定金額供款 |
不設稅務優惠 |
可隨時提取或轉移權益 |
1. 每年可提取多次 2. MPF受託人或設有每次最低提取金額及提取次數上限 |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 |
自行選擇強積金計劃及辦理開戶手續# |
金額無須與收入掛鈎 可不定期、不定金額供款 |
✅(每年扣稅額上限HK$60,000) |
可一筆過轉移全部累算權益至僱員另一TVC帳戶 |
須保存至65歲或在法例訂明的其他特定情況下提取 |
*亦可稱為自願性供款(VC) #部分強積金計劃沒有提供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或/特別自願性供款,計劃成員可從積金局的「受託人服務比較平台」詳情。 |
從上表可見,三種自願性供款在開戶、供款、轉移、取回等安排都各有不同,特別是稅務優惠方面,只屬TVC獨有。
強積金扣稅資格
只要打工仔是強積金計劃現有的僱員、自僱人士、個人帳戶持有人,或現有獲強積金豁免的職業退休計劃的成員,並於2024/25年度已開立特定TVC帳戶及完成供款,即符合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的扣稅資格。
最新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扣稅上限有幾多?
2024/25年度強積金扣稅上限每人每年為HK$6萬,此扣稅額是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及其他合資格年金保費合計可享的總和;當納稅人同時申報強積金扣稅及合資格年金保費時,稅務局會先扣除可扣稅自願性供款的供款額,再於餘額中扣除合資格年金保費。若夫婦二人均為納稅人,每名納稅人只可就自己作出的可扣稅自願性供款申請扣稅,其扣稅額不可與配偶共用。
如何計算強積金扣稅?
強積金扣稅計算方法: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扣稅上限 x 邊際稅率 = 扣稅金額
假設納税人在2024/25年度,支付可扣稅自願性供款HK$3萬及合資格年金保費HK$5萬。計算時,首先扣除已支付的可扣稅自願性供款HK$3萬,而餘額HK$3萬則可扣除已繳付的合資格年金保費,扣稅上限合共為HK$6萬。
雖然以現時最高邊際稅率(17%)為例,TVC每年可為納稅人節省最多HK$10,200稅款,但並不代表所有納稅人用盡HK$6萬扣除額,就理所當然地認為一定慳到HK$10,200稅款,因還要視乎個人收入、合資格免稅額及扣稅項目、TVC以及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等多個因素影響。
假設一名單身人士,只享有基本個人免稅額及強積金強制性供款扣稅額,以2024/25課稅年度的稅率,不同收入之人士可節省的稅款金額如下: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
原應繳稅款 (已扣除HK$1萬稅款寬免) |
TVC供款 |
新應繳稅款 |
可節省稅款 |
$15,000(每年收入$18萬) |
HK$0 |
HK$10,000 |
HK$0 |
HK$0 |
$3萬(每年收入$36萬) |
HK$7,700 |
HK$15,000 |
HK$5,300 |
HK$2,400 |
$6萬(每年收入$72萬) |
HK$68,900 |
HK$6萬 |
HK$58,700 |
HK$10,200 |
如何填寫報稅表強積金扣稅新部分?(BIR60教學)
如需申請強積金扣稅(包括強制性供款及自願性供款TVC),納稅人只需在填寫個人報稅表 (BIR60) 時,在「稅項扣除」部分輸入相關資料即可。以下為填寫步驟及所需文件說明:
申請強積金扣稅步驟
-
下載或於稅務局eTAX填寫電子報稅表 (BIR60)。
-
在報稅表第 10 部分「稅項扣除」中:
-
強制性供款:於「強制性公積金計劃供款」欄目填寫該課稅年度的供款總額。
-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MPF TVC):在「自願性供款」相關欄目填寫總額(2025/26課稅年度上限仍為每年HK$60,000,與合資格年金保費共用)。
-
核對資料無誤後提交報稅表。
MoneyHero小貼士
2024/25課稅年度,TVC與合資格年金的合併扣稅上限維持為HK$60,000。如你同時有年金供款,兩者合計最多只能扣稅HK$60,000。
填寫強積金扣稅所需文件
報稅時,毋須提交供款證明文件,但建議納稅人保留以下紀錄,以便稅局日後抽查:
-
強積金年度結算表(由僱主提供)
-
TVC供款概要(由受託人於課稅年度結束後40日內發出)
-
其他受託人供款證明
強積性扣稅常見問題
在報稅時,有些公司會幫僱員計算好課稅年度的強積金供款總額,以便他們報稅。如果參加自願性供款的話,亦不用擔心要自行翻查紀錄同花時間「襟」計數機,強積金受託人會於每個課稅年度結束後的40日內,提供一份TVC供款概要,包括已支付的供款金額,打工仔只需根據資料,在個別人士報税表(BIR60)第10部分內申報TVC及合資格年金保費扣稅,就可輕鬆完成申報TVC扣稅。
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屬強積金額外供款,並非強制參與,打工仔可自行選擇心儀的強積金計劃及辦理開戶手續,供款安排極具靈活性,金額無須與收入掛鈎之餘,亦可不定期、不定金額供款。不過,由於政府旨在鼓勵市民為退休作更多儲蓄,因此與強制性供款一樣,可扣稅自願性供款須保存至65歲才可以提取(符合法例訂明的特定情況除外)。
至於僱員自願性供款則受計劃條款限制,或要在離職後方能提取,特別自願性供款就可隨時提回或轉移權益。
由於成員可就可扣稅自願性供款自由選擇強積金計劃,故受託人經常推出優惠吸引開戶,但優惠條款各異,成員應就小心比較,並要多留意計劃的基金選擇、往績、收費水平及受託人的服務質素,才作出決定。
若提交報稅表後才發現遺漏申請MPF扣稅,可以填寫IR831表格申請補交,期限是有關課稅年度結束後6年內。例如,若2024/25課稅年度忘記申請,最遲可在2031年之前補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