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和心臟病一直都是都市人的頭號殺手,但市面上的產品五花八門,想一文看清危疾保險包咩?MoneyHero已幫你準備好懶人包,了解購買危疾保險時要注意的事項和FAQ,等你知道哪一份危疾保險才是最適合自己!
危疾保險懶人包
什麼是危疾保險?|純危疾保及儲蓄危疾保利弊|為什麼要購買危疾保險?|危疾保險種類比較|購買危疾保險要注意|FAQ
保險好難明?為自己及家人著想,即睇:保險攻略大全|儲蓄保險|儲蓄保險呃人
危疾保險是什麼?
危疾保險可以說是和入息收入息息相關,當受保人被診斷患上任何一項在危疾保險保單內列明的狀況或嚴重疾病時,保險公司便會因應危疾保險保單的保額支付一筆過的賠償,而且並不會限制使用的方法,當受保人可能需要暫停工作專心休養,從而失去了隱定的收入來源時,這時就可以靠危疾保險賠償暫時維持生活,不會因治療而一次過用盡積蓄,並為家庭帶來財政負擔。
純危疾保及儲蓄危疾保的利弊
以保費角度,儲蓄型保險的保費一般較純危疾保險高,原因是儲蓄型保險的保費一般只需繳付指定年期,如十年至三十年不等便可獲終身保障,因為繳付年期越短,每年保費便越高,加上在退保時可取回現金價值,因此相比純危疾保險的保費會較為昂貴。
就以Generali 的【跨越無限保】為例,此產品為儲蓄型危疾保,以一名30歲香港非吸煙男士,投保額US$125,000,年繳保費為US$2,810(根據25年保費繳付年期)。而AIA的簡護危疾保為例,此產品為每年續保的純危疾保,另一例子相同人士及投保額,年繳保費只需US$337.5,相差超過7倍,唯投保人於保障期內只獲得一次性賠償。如果預算有限但又害怕癌症等疾病復發,可考慮Generali 的【加愛無限保】,此計劃雖然為純危疾保,但為投保人提供無限次賠償,想知更多可立即預約Generali保險顧問了解,預約成功亦可獲得超市禮券。
危疾保險包咩?誰需要購買危疾保險?
香港人工作繁忙,加上食無定時、缺乏運動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都會增加患上危疾的機會。香港最常見的危疾主要為癌症、心臟病發作及中風,大多數年輕人都以為自己患上危疾機會不高,沒有購買危疾保險的必要,但其實這些危疾可於任何年齡人士身上發生。
購買危疾保險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保障患病時失去工作能力期間的收入。危疾保險是直接賠付一筆過現金,假如自己有家庭負擔,或者不希望原有的理財規劃可能因患病而受影響,便需要考慮危疾保險。
FWD富衛推出「自主揀危疾保障計劃」,屬於純危疾保險,有三種計劃可供選擇,包括:「自主揀標準計劃」、「自主揀升級計劃」,以及「自主揀二合一計劃」,均保障癌症、急性心肌梗塞及中風等危疾外,更保障涵蓋原位癌,如乳癌﹑肺癌﹑子宮頸癌等。如想了解更多可前往富衛官網及獲得即時報價。
危疾保險儲蓄型 VS 純危疾保險比較
危疾保險一般分為儲蓄型及消費型(亦稱為純危疾保險)。兩者主要分別是,消費型保險大部分都不包括投資或儲蓄成份,保費全數用於購買保障,節省了財富增值部分所需的額外保費,所以一般來說儲蓄型的保費會比消費型的高,大家可以參考下列比較作出選擇,如果想了解更多可向保險公司查詢。
項目 | 儲蓄型危疾保險 | 純危疾保險 | |
---|---|---|---|
保費 | 高 | 低 | |
保障年期 | 終身 | 定期續保* | |
現金價值 | ✓ | ✗ | |
人壽保障 | ✓ | 視乎個別保險計劃 | |
多重賠償 | ✓ | ✗ | |
定額保費 | ✓ | ✗ | |
固定繳付年期 | ✓ | ✗ | |
網上投保 | ✗ | 視乎個別保險計劃** | |
*一般為1年至10年期,可續保高至85歲 **Blue及Avo現提供網上投保危疾保險計劃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詳情請參考各計劃的條款及細則。 |
危疾保險注意
1. 選擇一份合適自己的危疾保險時,首先需要考慮計劃的保障範圍及種類
以消委會所透露的「常見爭拗」為例,一些危疾病症需達至一定嚴重程度才符合索償資格,另外要留意保單未納入保障範圍的「除外責任條款」。
2. 針對最常見的危疾保障
以往大部份的危疾保險主要保障包括癌症、心臟病發作、中風等三大致命危疾。但隨著都市人患上的疾病越來越多,保險公司亦不斷突破增加疾病種類,以擴大保障範圍,令受保人可以獲得保障。以Generali 的【跨越無限保】及【加愛無限保】為例,計劃涵蓋138種疾病(69 種嚴重疾病及69 種早期或非嚴重疾病),當中的癌症、中風及心臟病可獲無限次嚴重疾病保障賠償至100歲,即使多次確診/癌症復發或未康復,仍然可獲100%投保額作賠償,值得一提是【跨越無限保】及【加愛無限保】同時保障多種早期或非嚴重疾病(如原位癌、早期惡性腫瘤)每次可獲最高賠償20%投保額。
除了已列明的疾病,計劃亦涵蓋未知疾病,只要受保人確診符合關於主要器官(包括心臟、肝臟、肺部或腎臟)的指定情況並持續最少3個月,即使未能確定病因或遇上未知疾病,亦會獲得100%投保額作為賠償。如有興趣想知更多可立即預約Generali 保險顧問了解,預約成功可獲得超市禮券。
市面上亦有其他針對頭號殺手疾病如癌症及心臟病的多重賠償計劃,以AIA的多重智倍保為例,癌症賠償額高達3次,如受保人首次確診患癌可獲100%投保額的賠償,而他/她若在發病後3年復發,可再次獲100%保額的賠償,最多可獲300%。
3. 一人投保全家受惠的危疾保險
若果同一份計劃能夠保障自己及家庭成員,便可減低未來因家人患病而需要治療的財政壓力。
4. 評估本身需要,設有冷靜期
購買危疾保險不應單純考慮保費高低,更不應因為任何推廣優惠而購買,應先評估自身需要。長期保險保單設有冷靜期,給予保單持有人於一段合理時間內審閱保單,或重新考慮購買的決定。保單持有人有權在冷靜期內取消保單,並要求退回已繳保費。冷靜期的時段為保單持有人收到保單後,或保單通知書發予保單持有人後,起計的21天,以較先者為準。
5. 計算危疾保額
危疾保額 = 年收入 × 3倍
FAQ
危疾保額要買幾多?
危疾保險的賠償是用來保障患病期間投保人原有的收入,而一般重大疾病或需要2至3年時間醫治,所以保額最好設定為年收入的2至3倍。
危疾保費可以差好遠?
兩大種類的危疾保險保費可以相差很大,儲蓄型危疾保險保費雖然較高,但好處是在將來可以提取非保證紅利/非保證的利息(如有)。而大部分儲蓄型危疾保險設有多次保障,而且多數保障年期為終身(或至100歲),保費亦是定額,不會像消費型危疾保般逐年增加,建議有較穩定工作及收入人士優先考慮選購一份全面的儲蓄型危疾保,但投保人需留意如在頭幾年退保/斷供多數不會有錢可取回。而保費較為相宜的純危疾保則適合想靈活運用收入及資產或初出社會工作的人士。
應否為孩子購買危疾保險?
正所謂未雨綢繆,即使是小朋友都有機會患上嚴重疾病,市面上的危疾保一般最低投保年齡為年滿15日,但如果父母想為未出世的寶寶投保,可考慮Generali的【跨越無限保】,準父母最早可以由懷孕期第22週為孩子投保,母親如不幸流產、胎死腹中、終止懷孕或母親與孩子不幸一同身故時均可受到保障。而計劃同時保障12種兒童疾病,小朋友在出世後如患上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 (ADHD)、自閉症及妥瑞症等,或因先天性狀況導致的疾病,都能夠獲得保障。
所以如果經濟環境許可,提早幫孩子投保亦是一件好事。再加上小朋友的保費較低,可以及早投保儲蓄型危疾保險,並於指定年期(如10年)「供斷」,繳清保費後可保障孩子終生,對他將來亦有好處。 如投保Generali的【跨越無限保】,孩子日後如不幸患有嚴重疾病包括癌症、中風及心臟病亦可獲無限次賠償保障直至100歲。
危疾保險等候期和其他保險有什麼不同?
大部份計危疾保險的等候期比一般醫療保險的長。醫保通常設有30天等候期,而危疾保的則一般由90天起。
危疾保險和住院保險有什麼分別?
危疾保險和住院保險所保障的範圍截然不同,不能互相代替。危疾保險在受保人患上癌症、心臟病、中風等指定受保疾病時提供一筆過的賠償,以支持受保人的日常生活及家庭開支。相反地,除了不保事項,住院保險是無需指定疾病才可索償。因此,同時需要實報實銷的住院保險支付住院和治療的開支,一旦受保人入院治療就可獲得相關的住院賠償。
邊種危疾保險退保有錢拎?
一般儲蓄型危疾保險在投保人不幸離世時會有身故賠償,投保人有需要時可向保險公司提出退保,拿回現金價值,值得留意的是一旦退保將會失去所有危疾保障。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保險|比較醫療/住院現金及危疾額外保障(附症狀清單)
相關文章:人壽保險 投保前7大考慮、作用及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