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南亞眾多旅遊地點之中,馬來西亞的沙巴州往往予人一種自然生態與海島景色並重的印象。不過,若仔細留意,其城市街頭其實蘊藏豐富文化與生活質素,尤其首府亞庇,更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小城市。走在沙巴街頭,不難發現,每一個路口、每一段行人道,均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小驚喜——美食攤檔、市集藝術品、舊店風景,甚至是一場街頭音樂演出。沙巴不是只有神山與海島,街頭才是最貼地的玩法。
一、亞庇市區初探:熱鬧與悠閒並存
亞庇的市中心不大,但錯綜複雜的街道卻令探索充滿驚喜。Gaya Street 是不少人第一站,既是老城核心地段,亦是每逢星期日早上的市集舞台。週日市集上有售各式各樣的地道手作、植物、陶藝、拼布飾品與街頭小吃,彷如一個小型嘉年華。
值得注意的是,Gaya Street 平日雖無市集,但兩旁咖啡店、麵包店、文具店仍然是遊人打卡之選。例如經營多年的「Kedai Kopi Yee Fung」,一碗叻沙足以令遊客排隊等候;而「Borneo 3rd Wave」咖啡室則主打精品咖啡與手作蛋糕,為市區注入一股現代氣息。
走出 Gaya Street,可沿 Jalan Pantai 方向步行至 Waterfront 海濱區,一路上商鋪林立,由古舊木窗的雜貨店以至售賣手工藝品的小舖,均各具特色。轉角偶見塗鴉牆,足證這片街區正逐漸融入文創元素。
二、街頭美食:不止椰漿飯與沙嗲
不少人誤以為沙巴的美食主打海鮮、椰漿飯、沙嗲等「典型馬來味道」,但其街頭食品選擇遠比想像中豐富。走在街道之中,不難發現地道小吃橫行交錯,既有唐人街風格的粉麵檔,也有印裔文化影響下的Roti Canai(印度煎餅)及 Teh Tarik(拉茶)。
例如於 Kampung Air 附近街道,可見多家小食店提供 Sinalau Bakas(煙燻野豬肉),屬沙巴原住民特色。煙燻肉味濃郁,配以酸辣醬料食用,獨特而惹味。此外,沙巴多民族共存,街頭上常見售賣中式鹹湯粉、西式煎蛋三文治與南洋風味咖喱的小舖同時存在。
而在夜幕低垂時,Luyang、Lintas 等住宅區亦有不少夜間餐車,販售煎豆腐、炸香蕉、炒粿條等簡單但地道小吃。這些食品雖不是「旅遊推介榜」上的焦點,卻是當地人每日生活中的安慰。
三、老建築與新創意:沙巴街頭的視覺驚喜
沙巴街頭充滿建築反差感:一邊是殖民時期的古舊店屋,一邊是新落成的玻璃商業中心,而夾縫中則冒出一系列文創空間。
例如 Jalan Dewan 上的「The Bay」書店,原為舊倉庫改建,保留木架及鐵皮外牆,內裡售書之餘亦供應手沖咖啡及精釀啤酒,常有詩歌朗讀會與音樂交流聚會。
同街另一角落,則有「Kopi Ping」咖啡室,牆上繪有巨型水彩畫,描繪沙巴原住民舞蹈場景,店外常有街頭樂手即興演奏,為整條街帶來一種流動性的文化氛圍。
此外,亞庇一些舊住宅區正慢慢轉型,例如 Damai 一帶,原為普通民居,但近年有部分單位改作藝術工作室、陶藝坊或布藝展場,街道上出現刺繡旗幟、漂書櫃等細節,令人行過路過都有驚喜。
四、市集文化:沙巴人的生活方式
沙巴市集並不只限於觀光用途,更是當地人維持生活的實踐場域。Tamu 是沙巴當地用語,指鄉鎮定期舉辦的集市,售賣農產品、漁獲、香料及傳統工藝品。亞庇市內亦有數個大型 Tamu,最出名的莫過於 Donggongon Tamu。
在 Tamu 裡,可見婆羅洲原住民如卡達山族、杜順族等擺賣自家製鹹魚乾、山蔬、藥草,甚至是自釀米酒。市集之間人聲鼎沸,小販與顧客之間以母語交流,旅客則須以眼神及簡單英文溝通,不但體驗地道買賣方式,亦感受到沙巴人處事直接、親切、真誠。
值得一提的是,各區市集常有突發演出,包括原住民舞蹈、現場音樂、織布示範等,有時會於木棚下展開,有時則在市集中央廣場進行。這種沒有刻意安排、純屬生活本身的表演,才是真正貼地的文化交流。
五、街角藝術與塗鴉文化:城市的非正式面貌
走在亞庇街頭,時而會發現牆上出現色彩繽紛的塗鴉,從經典漫畫角色到原住民圖騰皆有。這些塗鴉並非官方授權,而是由本地年輕藝術家組成的創作團體自發完成,目的在於美化社區及為青年創作提供平台。
其中最著名的是「PARK@Jesselton」一帶的塗鴉牆,由三位本地藝術家共同創作,作品涵蓋環境議題、原住民故事及馬來神話,富有政治與情感深度。附近亦設有繽紛座椅、回收塑膠裝置及迷你植物園,彷如街頭展覽場。
這些藝術作品雖不具官方規格,但卻比任何博物館更反映真實文化景觀。沙巴街頭的藝術不需解釋、無須解碼,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六、亞庇海濱的黃昏小驚喜
若於傍晚時份來到亞庇海濱區(Waterfront),會見到一整排酒吧及小餐館沿岸而建。黃昏時分,落日正好斜照水面,岸邊坐滿旅客與當地人,一邊飲酒一邊觀景,氣氛悠閒。
最令人感動的,往往不是餐牌上的海鮮拼盤,而是每晚不定時出現的音樂表演。不少駐場樂手會演唱馬來語、英語、中英混合歌曲,有時更有當地學生即興加入演奏,令整個海濱成為一個開放式舞台。
街頭旅遊建議:用腳步發掘真實
沙巴街頭旅遊的樂趣,在於「不刻意尋找」,而是「隨緣發現」。以下是一些旅遊提示,助你更輕鬆地投入街頭文化:
- 避開高峰時段 :週末市集雖精彩,但早上8點至10點人流較多,不妨提早或延後時間探索。
- 穿著舒適鞋履 :沙巴街道不一,全程徒步是最理想方式,建議穿輕便運動鞋。
- 預留留白時間 :不要將行程排得太滿,留點空間給突發事件,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小額現金準備 :街頭小食、攤檔購物多以現金交易,預先兌換可省麻煩。
- 開放態度交流 :雖語言未必通,但笑容與手勢足以建立基本交流,沙巴人熱情但不迫人,旅客只需自然回應即可。
沙巴街頭,每步都精彩
不少人到沙巴,是為了征服神山、探索海島、享受潛水與浮潛;但更多人在街頭漫步時,卻意外地愛上了這片土地。沙巴街頭並不光鮮奪目,但其生活質感、文化細節與人情溫度,卻比很多大城市更為真摯。
每一個轉角都可能見到不一樣的風景,無論是街邊攤販賣笑臉、小巷貓蹲門邊、手藝人忙碌於布藝創作,還是黃昏時分的即興音樂——都令沙巴街頭成為一個值得反覆探索的空間。
若說旅行是尋找未知與驚喜,沙巴街頭無疑是最佳平台。不妨放慢腳步,讓自己於每段行程中都能遇見一個小驚喜,然後悄悄記住這個城市給你的溫柔。